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
献赋未为龙化去,除书犹喜凤衔来。
花明驿路燕脂暖,山入江亭罨画开。
莫把新诗题别处,谢家临水有池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作品,名为《送友人罢举授南陵令》。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别离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共言愁是酌离杯"一句表达了与朋友共同饮酒、叙谈心事的情景,而"况值弦歌枉大才"则透露出朋友即将离开,将要展现其才能的意境。这里的"弦歌"指的是音乐或诗歌,"枉大才"则表明朋友拥有非凡的才华。
接下来的"献赋未为龙化去,除书犹喜凤衔来"两句中,"献赋"可能是指献上自己的文章或诗作,而"未为龙化去"则意味着作品尚未得到皇帝的赏识。"除书犹喜凤衔来"中的"除书"可能是指官府的文件,这里表达了即使是在处理公务文件时,作者也仍旧期待着友人佳作的到来。
"花明驿路燕脂暖,山入江亭罨画开"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花明驿路燕脂暖"中的"花明"可能是指春日鲜花盛开,而"燕脂"则形容道路温暖如同燕子之脂。"山入江亭罨画开"则描绘了山川与江水交汇,形成美丽景致的画面。
最后两句"莫把新诗题别处,谢家临水有池台"中,作者似乎在劝告友人不要将自己的新作题材置于他处,而是应该留在谢家这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谢家"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是朋友的姓氏。而"临水有池台"则强调了那里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别离生活的无限留恋。
不详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一作仲明,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翠云交干瘦轮囷,啸雨吟风几百春。
深盖屈盘青麈尾,老皮张展黑龙鳞。
唯堆寒色资琴兴,不放秋声染俗尘。
岁月如波事如梦,竟留苍翠待何人。
汉亡金镜道将衰,便有奸臣竞佐时。
专国祗誇兄弟贵,举家谁念子孙危。
后宫得宠人争附,前殿陈诚帝不疑。
朱紫盈门自称贵,可嗟区宇尽疮痍。
吕望甘罗道已彰,只凭时数为门张。
世涂必竟皆应定,人事都来不在忙。
要路强干情本薄,旧山归去意偏长。
因君指似封侯骨,渐拟回头别醉乡。
种柳开河为胜游,堤前常使路人愁。
阴埋野色万条思,翠束寒声千里秋。
西日至今悲兔苑,东波终不反龙舟。
远山应见繁华事,不语青青对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