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同伯中之栎田

涖卜他年正首丘,尚乘风日逐英游。

平分正月春犹浅,断送元宵冷未休。

藕断山钟黄檗外,枝分水转石榴头。

卷帘隐几俱为乐,付与涪翁闷得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将来某一天,我将回归故土,享受清风明月的自由游历。
正月里,春天的气息还很淡,元宵节的寒冷还未消散。
在那黄檗山外,钟声悠扬,如同藕断丝连;江水流转,映照着石榴枝头。
我卷起窗帘,倚着几案,享受这份宁静的乐趣,这一切都让涪翁感到心满意足。

注释

卜:占卜,预示未来。
首丘:指回归故乡。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的节日,有吃汤圆习俗。
黄檗:一种植物,此处可能象征远方。
水转:形容水流旋转或江面船只移动。
涪翁:可能指诗人自己,或者友人,代指特定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的《春同伯中之栎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岁月的期待和对眼前春景的描绘,以及与朋友共度时光的乐趣。首句“涖卜他年正首丘”暗示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丘"意指回归故乡或自然。次句“尚乘风日逐英游”则体现了诗人希望在美好的日子里与朋友一同出游,享受生活。

“平分正月春犹浅”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虽然正月时节春天的气息还不浓厚,但诗人仍能感受到春意。接下来,“断送元宵冷未休”写的是元宵节后天气依然寒冷,但并未消减节日的气氛。

“藕断山钟黄檗外,枝分水转石榴头”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如山寺的钟声、黄檗树和石榴花,展现了环境的宁静与生机。最后,“卷帘隐几俱为乐,付与涪翁闷得不”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一起卷帘赏景、闲适度日的快乐,以及对好友的关怀,询问他们是否因春寒而感到郁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春至

闰后阳和乐不禁,还将动静印天心。

借留腊意梅藏玉,指点春容柳转金。

冗夺渐疏诗领略,情钟须索酒追寻。

玉京山色䢼亭水,自与丝桐作赏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问湖庄

问讯湖庄事,经年意若何。

为渠魂入梦,老我鬓添皤。

雪霁春应好,山明水渐多。

遣儿徵仆役,除道莫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春到湖庄

饱绿匀杨柳,殷红茁海棠。

将春到昌谷,及早下湖庄。

祠事三年乐,边心万里长。

新来和气好,吉报已占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春到湖庄

堤南堤北水溶溶,旁倚群山不碍风。

收拾田园供老境,栽培桃李课新功。

墙头向长千章耸,润下潜流一线通。

脚力尚堪行乐在,年来天不负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