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问湖庄

问讯湖庄事,经年意若何。

为渠魂入梦,老我鬓添皤。

雪霁春应好,山明水渐多。

遣儿徵仆役,除道莫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询问湖边庄园的情况,多年过去感觉如何。
他的亡魂常入我梦中,使我两鬓增添白发。
雪后初晴春天应该更好,山水景色渐渐清晰。
派孩子去召集仆人劳力,修路之事不要拖延。

注释

问讯:询问。
湖庄:湖边庄园。
经年:多年。
意若何:感觉如何。
为渠:为了他。
魂入梦:亡魂入梦。
老我:使我。
鬓添皤:两鬓增添白发。
雪霁:雪后初晴。
春应好:春天应该更好。
山明:山水景色明亮。
水渐多:水位逐渐上涨。
遣儿:派孩子。
徵仆役:召集仆人劳力。
除道:修路。
莫蹉跎:不要拖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春问湖庄》,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湖庄的关心和思念之情。首句“问讯湖庄事”以询问起笔,流露出对湖庄现状的好奇与牵挂;“经年意若何”则透露出诗人对湖庄长久以来的挂念,想知道那里的情况如何。

“为渠魂入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湖庄的深深思念,以至于湖庄的影子都常常在梦中出现;“老我鬓添皤”则通过自身的衰老,侧面反映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湖庄情感的持久不变。

后两句“雪霁春应好,山明水渐多”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湖庄春景,积雪初融,山水更加清晰明亮,预示着春天的美好。最后,“遣儿徵仆役,除道莫蹉跎”则是诗人吩咐家人及时雇佣仆人清理道路,不要错过春天的好时光,显示出他对湖庄的殷切期待和行动上的安排。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湖庄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春光的向往。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春到湖庄

饱绿匀杨柳,殷红茁海棠。

将春到昌谷,及早下湖庄。

祠事三年乐,边心万里长。

新来和气好,吉报已占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春到湖庄

堤南堤北水溶溶,旁倚群山不碍风。

收拾田园供老境,栽培桃李课新功。

墙头向长千章耸,润下潜流一线通。

脚力尚堪行乐在,年来天不负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分后十日得暴雨

负固骄阳不忍回,执迷凉意误惊猜。

倾盆雨势疑飞瀑,揭地风声敌迅雷。

阶下决明添意气,庭前甘菊剩胚胎。

可怜岁事今如此,麦垄蔬畦尚可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日出郊

早是清和便束装,只今庭叶报新凉。

山应险尽饶宽大,水欲平来尚激昂。

已服官常犹潦草,未纾民力要商量。

鲜于司马经行处,文物彬彬意绪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