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终南南太守,南郡在云南。
闲向南亭醉,南风变俗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太守在终南山脚下的悠闲生活。"终南南太守,南郡在云南"两句开篇便设定了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的地方,同时也表明了太守的职位与所辖之地。
"闲向南亭醉"一句,通过“闲”字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境,太守在无忧无虑的情况下,在南亭饮酒至醉。这里的“南亭”可能指的是一个可以眺望远方的高处,它既是欣赏风景之地,也是太守消遣时光的地方。
"南风变俗谈"这句话则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南风”在古代常有着温暖、湿润的特性,象征着生活的丰富与多彩。这里,“南风”可能指的是来自云南地区的气候特征,它影响着当地的习俗(变俗)。而“谈”字,则表现了太守在醉酒之后,对周围环境和人文变化的感慨或是闲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生活情趣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于清净淡泊生活的一种向往。
不详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长驱到处积人头,大旆连营压上游。
建业乌栖何足问,慨然归去王中州。
天生杰异固难驯,应变摧枯若有神。
夷甫自能疑倚啸,忍将虚诞误时人。
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
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
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
匝塞歌钟受恩者,谁怜被发哭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