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房十五次卿少府

日高方得起,独赏些些春。

可惜宛转莺,好音与佗人。

昔年此气味,还走曲江滨。

逢著韩退之,结交方殷勤。

蜀客骨目高,聪辩剑戟新。

如何昨日欢,今日见无因。

英奇一谢世,视听一为尘。

谁言老泪短,泪短沾衣巾。

形式: 古风

翻译

太阳升高后才起床,独自欣赏一点点春天。
可惜婉转的黄莺,美妙的声音却给了别人。
当年同样的情怀,又回到曲江边。
遇见韩愈,我们结交得十分热烈。
蜀地来的客人眼神犀利,聪明善辩,像新磨的剑戟。
为何昨日的欢乐,今日却无缘相见。
英雄豪杰一旦离世,听觉和视觉都成了尘埃。
谁说老年的眼泪少,泪水却湿透了衣襟。

注释

日高:太阳升高。
方:才。
起:起床。
独:独自。
赏:欣赏。
些些:一点点。
可惜:可惜。
宛转:婉转。
莺:黄莺。
好音:美妙的声音。
佗人:别人。
昔年:当年。
此气味:同样的情怀。
曲江滨:曲江边。
逢著:遇见。
韩退之:韩愈。
殷勤:热烈。
蜀客:蜀地来的客人。
骨目高:眼神犀利。
聪辩:聪明善辩。
昨日欢:昨日的欢乐。
无因:无缘。
谢世:离世。
视听:听觉和视觉。
老泪:老年的眼泪。
短:少。
沾衣巾:湿透衣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送别》。诗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友情的怀念,以及面对生离死别时的悲凉感慨。

"日高方得起,独赏些些春。" 这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太阳渐渐升高,诗人独自享受着初春的美好,但这种享受是孤独的,没有人可以共鸣。

"可惜宛转莺,好音与佗人。" 这里的“宛转莺”指的是优美的歌声,“好音”则是指悦耳的声音。诗人感叹这些美好的声音却不能和他人共同享受。

"昔年此气味,还走曲江滨。" 昔年,指的是过去,这里的“气味”泛指生活的点滴,包括自然景观、情感体验等。诗人回忆起往事,仿佛又一次行走在曲江边。

"逢著韩退之,结交方殷勤。" 这里提到的韩退之是唐代文学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韩退之初次相遇时的热情友好。

"蜀客骨目高,聪辩剑戟新。" 蜀客指的是来自蜀地(今四川一带)的旅人。“骨目”形容人的气质和才能,“聪辩”则是智慧与口才的代名。这两句赞扬了蜀客的高贵品格和敏捷的言辞。

"如何昨日欢,今日见无因。" 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现在孤独感的对比。

"英奇一谢世,视听一为尘。" “英奇”指的是杰出的才能或人士,“谢世”则是消逝的意思。这两句哀叹人才易逝,如同尘土一般。

"谁言老泪短,泪短沾衣巾。" 这里“老泪”是指年迈时的眼泪,这两句反问谁说老人泪水会少,实际上泪水连绵,以至于湿透了衣襟上的手巾。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和友情的回忆,以及对生离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

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

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

借水洗闲貌,寄蕉书逸名。

羞将片石文,斗此双琼英。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同年春燕

少年三十士,嘉会良在兹。

高歌摇春风,醉舞摧花枝。

意荡晼晚景,喜凝芳菲时。

马迹攒騕袅,乐声韵参差。

视听改旧趣,物象含新姿。

红雨花上滴,绿烟柳际垂。

淹中讲精义,南皮献清词。

前贤与今人,千载为一期。

明鉴有皎洁,澄玉无磷缁。

永与沙泥别,各整云汉仪。

盛气自中积,英名日四驰。

塞鸿绝俦匹,海月难等夷。

郁抑忽已尽,亲朋乐无涯。

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浮迹自聚散,壮心谁别离。

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

河南有归客,江风绕行襟。

送君无尘听,舞鹤清瑟音。

菱蔓缀楚棹,日华正嵩岑。

如何谢文学,还起会云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同昼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寻兄弟

地上春色生,眼前诗彩明。

手携片宝月,言是高僧名。

溪转万曲心,水流千里声。

飞鸣向谁去,江鸿弟与兄。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