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春燕

少年三十士,嘉会良在兹。

高歌摇春风,醉舞摧花枝。

意荡晼晚景,喜凝芳菲时。

马迹攒騕袅,乐声韵参差。

视听改旧趣,物象含新姿。

红雨花上滴,绿烟柳际垂。

淹中讲精义,南皮献清词。

前贤与今人,千载为一期。

明鉴有皎洁,澄玉无磷缁。

永与沙泥别,各整云汉仪。

盛气自中积,英名日四驰。

塞鸿绝俦匹,海月难等夷。

郁抑忽已尽,亲朋乐无涯。

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浮迹自聚散,壮心谁别离。

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年轻的三十岁士子,美好的聚会在此时。
高声歌唱动摇春风,醉舞摇动花枝。
心意在傍晚景色中飘荡,喜悦凝结在芬芳的季节。
马蹄印在细碎的草地上,音乐旋律错落有致。
视听感受改变,万物景象蕴含新意。
红色花瓣上的雨滴,绿色柳絮随风低垂。
淹中讲述精深的道理,南皮献上清雅的诗篇。
古人与今人,千年相聚如一期。
明亮的镜子般清澈,玉质纯洁无暇。
永远告别沙尘和泥泞,各自整理天上的仪轨。
豪情从内心积聚,英名日益传播。
塞外孤雁无伴,海上明月难以相比。
抑郁之情忽然消散,亲朋好友共享欢乐无边。
幽香的香草在空谷中绽放,思念之情绵延不断。
人生浮沉聚散无常,壮志豪情永不分离。
愿坚守金石般的意志,不让它被夺走或转移。

注释

三十士:指三十岁的年轻人。
嘉会:美好的聚会。
晼晚:傍晚、黄昏。
芳菲:芬芳的花草。
騕袅:形容马蹄轻盈。
澄玉:比喻清澈如玉的心灵。
沙泥:比喻世俗或困境。
壮心:豪迈的志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少年士人在春天举行的一场盛会,他们的年龄都已过三十岁,正值青春年华。诗中通过高声歌唱、舞蹈和摧毁花枝等生动画面,展现了他们放纵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荡晼晚景,喜凝芳菲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沉醉与享受,而"马迹攒騕袅,乐声韵参差"则描绘了宴会现场的热闹气氛和音乐之美。

"视听改旧趣,物象含新姿"表明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是全新的体验与享受。接着的"红雨花上滴,绿烟柳际垂"则是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

"淹中讲精义,南皮献清词"可能是在赞美宴会上的文学交流,而"前贤与今人,千载为一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伟人和现实生活中优秀人物的崇敬之情,并感到自己与他们之间存在着精神上的共鸣。

"明鉴有皎洁,澄玉无磷缁"用镜子和玉石比喻人的品德,表达了对纯净、高尚品质的追求。"永与沙泥别,各整云汉仪"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精神上的自我要求,即使在世俗之中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高洁。

"盛气自中积,英名日四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而"塞鸿绝俦匹,海月难等夷"则是在强调这种精神状态是极为罕见的。

"郁抑忽已尽,亲朋乐无涯"表达了在这样的宴会中,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友情的珍视。而"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则是在回味这场盛会给自己带来的深远思绪。

最后两句"浮迹自聚散,壮心谁别离。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表达了诗人对于宴会中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决心。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

河南有归客,江风绕行襟。

送君无尘听,舞鹤清瑟音。

菱蔓缀楚棹,日华正嵩岑。

如何谢文学,还起会云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同昼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寻兄弟

地上春色生,眼前诗彩明。

手携片宝月,言是高僧名。

溪转万曲心,水流千里声。

飞鸣向谁去,江鸿弟与兄。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废瑟难为弦,南风难为歌。

幽幽拙疾中,忽忽浮梦多。

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

讼闲每往招,祖送奈若何。

牵苦强为赠,邦邑光峨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夷门雪赠主人

夷门贫士空吟雪,夷门豪士皆饮酒。

酒声欢闲入雪销,雪声激切悲枯朽。

悲欢不同归去来,万里春风动江柳。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