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九日小西湖感旧

望天低野悄,一半寒林,红入新霜。

伫立生秋思,只淡烟未夕,水气先凉。

山楼下临蔬圃,蝶影落西墙。

有野客乘高,山翁挈秋,来趁重阳。茫茫。

远凝目,写澹霭无边,雁路秋长。

旧日偕游处,问草仍故绿,菊为谁黄。

此日虹桥闲步,众里独回肠。

看杨柳含愁,灯光催客归棹忙。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登高怀旧的情景。"望天低野悄"展现出开阔的田野静谧而略带寂寥,"一半寒林,红入新霜"描绘出秋霜初降,林中红叶增添了几分凄美。诗人伫立凝思,感受到傍晚的淡烟和微凉的水汽,暗示着季节的转换。

"山楼下临蔬圃,蝶影落西墙"描绘了山脚下的田园风光,以及蝴蝶翩翩的动态,增添了生机。接着,诗人提及"野客"和"山翁"共度重阳佳节,体现了传统节日的热闹氛围。

"茫茫.远凝目"表达了诗人远眺的目光,"雁路秋长"则寓言了离别与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昔日与友人同游之处,感叹草木依旧,菊花却已无人欣赏,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此日虹桥闲步,众里独回肠"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在虹桥上,内心深处涌动着孤独和怀念。最后,"看杨柳含愁,灯光催客归棹忙"以杨柳的哀愁和灯光催促船家作结,渲染出一种离别的伤感和生活的匆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孤寂的感触,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三月十六夜对月

谷雨才过,花风余几,中庭夜色如银。

雁过天低,都无半点闲云。

墙匡谁洒南宫墨,看离离、林影横陈。

甚心情、一样蟾圆,偏爱当春。

思量好景怎消得,只名香爇罢,小酒斟频。

静掩柴扉,虫声旧梦重温。

相期未若忘情好,结清游、何必心亲。

漫寻眠、笛语悠飏,隔巷频闻。

形式:

玉漏迟(其一)送春,用潜玉花朝词韵

笋根抽涩勒。庭柯绿锁,新阴吹湿。

风力沉钟,犹许恋春今夕。

病过樱桃谷雨,向谁怨、年时驹隙。霄路隔。

青禽盼杳,履尘销寂。

玉觞惜别迟斟,记剪烛窗西,啼珠香迹。

梦冷鹃声,心事药炉烟积。

眼底高枝红瘦,放满地、芦蒿新茁。奁影侧。

芳怀几时抛得。

形式:

玉漏迟(其二)

小庭摇细绿。炉香坐久,一帘秋足。

烟思星情,那更苦眠能疏。

不是秋人爱夜,取消受、几竿风竹。银漏促。

吹空飞籁,春沉乔木。

已是缺月桐梢,记倦指憎弦,坠鬟偎烛。

理遍桃笙,不梦天涯柔玉。

待写片时情味,怕城堞、将催寒角。谁款曲。

凉蛩暗鸣诗屋。

形式:

绮罗香

霜信催笳,蛩啼沉烛,晚江孤客滋味。

伫立搴芳,小袖娉娉香腻。

认夕阳、深院离痕,听碎叶、画檐凉吹。

正书成、凝睇归鸿,寥天云淡杳无字。

柔魂漫道易悸。任是流空暗燹,不摇兰佩。

淡冶秋光,恰写冷蟾心事。

尽恨销、碧海琴丝,莫影减、远峰眉翠。

恁花前、几度低徊,鸣珰风细细。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