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李如谷先生冢君侍御子木访予虎丘寺

驻节何劳问鹿群,虎丘残雪剑池云。

落梅秋府传高唱,授简霜台接令闻。

燕峤月明湖雁度,楚天人至澧兰芬。

儒林家学尊刘向,千骑东方待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邝露所作,题为《大参李如谷先生冢君侍御子木访予虎丘寺》。诗中描绘了访友于虎丘寺的情景,以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交织,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充满文人气的画卷。

首联“驻节何劳问鹿群,虎丘残雪剑池云”以虎丘山的自然景观开篇,鹿群悠闲自得,残雪覆盖着山峦,剑池上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落梅秋府传高唱,授简霜台接令闻”两句,将季节转换为秋天,梅花飘落,秋府中传来高亢的歌声,霜台上传来命令的回响,展现了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既有自然之美的渲染,又有文化活动的生动描绘。

“燕峤月明湖雁度,楚天人至澧兰芬”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燕子在月光下的山岭上飞翔,湖面上雁群南迁,楚天之下,人们聚集,澧兰的香气弥漫,既表现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传递。

最后,“儒林家学尊刘向,千骑东方待使君”以儒家经典和历史人物刘向作为引子,表达了对知识传承和文人风骨的敬仰,同时也预示着众多文人期待着来访的使君,共同探讨学问,分享思想,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人际交往的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虎丘寺访友的场景,既富有诗意又蕴含深意,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文人雅集的向往,以及对知识传承和文化精神的尊重。

收录诗词(267)

邝露(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滁阳寇退李太仆晓湘有干城之功却寄

卧阁何劳借重臣,中都熊卫逐黄巾。

环滁拟筑封鲸观,捍圉终怜数马人。

洗甲雁嘶寒食雨,回铙莺咏落花尘。

思君独步台城月,笑折金陵垂柳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兴化赵使君奏绩神都

杨花初扑越溪船,莺啭南州雁北迁。

繁露书成去淮海,凌云赋就入幽燕。

行春草绿中牟雉,流水风清单父弦。

莫学杨庄诵绵竹,雕虫空负子云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雁翅城

雁翅城边兰叶阴,绿琴传得凤凰心。

风吹玉树悲纨扇,霜落刀环待藁砧。

竹上泪凝湘水怨,盘中诗造蜀山深。

何当更乞西王药,身在陈峒八桂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吴楚感秋(其一)

莺啼一度一开花,梦远伤秋入鬓华。

明月楚天遥过雁,白门吴树暝栖鸦。

城高隔水霜砧捣,木落空楼戍鼓挝。

轾浪放舟渔浦晚,盈盈碧汉接星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