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次髑髅

不知谁氏子,枯首在沙洲。

肉化乌鸢腹,肢残波浪头。

曾闻南面乐,宁有九原愁。

厚葬不为贵,汉官其登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无人知晓他是谁,头颅干枯沙滩上。
尸身化作乌鸢食,肢体碎裂海浪尖。
他曾享受南面王的荣光,怎会有死后哀愁在心间。
厚葬并非真正的尊贵,汉朝官员终将归于尘土。

注释

氏子:指身份不明的人。
枯首:头颅干枯。
南面乐:古代君主面向南坐,象征权力和地位,此处指帝王生活。
九原愁:指死亡后的哀愁,九原指墓地。
厚葬:隆重的葬礼。
汉官:汉代官员,泛指古代朝廷官员。
登丘:升入丘陵,意指死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水次髑髅》,描绘了一具沙滩上的骷髅,曾经的人已无从知晓身份,只剩下枯朽的头颅和残缺的肢体。乌鸢啄食了它的肉体,只剩骨头暴露在海浪中。诗人联想到这骷髅或许曾听过南方君主的繁华乐章,但如今却只能在冰冷的水边忍受着无尽的哀愁。他暗示,即使生前地位显赫,死后也不过是一堆被随意厚葬的骸骨,无法带走富贵。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死后是否厚葬,而是能否留下有益于世的功业,让后人铭记。整首诗以骷髅为载体,寓言人生,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水轮咏

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者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利才畎浍间,功欲霖雨并。

不学假混沌,亡机抱瓮罂。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王几道罢磁州遗澄泥古瓦二砚

澄泥丛台泥,瓦斲邺宫瓦。

共为几桉用,相与笔墨假。

赋无左思作,书愧右军写。

初从故人来,来自邯郸下。

物因人以重,谬当好事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王乐道太丞立春早朝

近臣头上黄金胜,殿前拜赐东风应。

蓼牙疏甲簇春盘,肉抹长丝何亘亘。

宽衣武卒舆至庭,人归下箸殊难称。

我家无火甑生尘,㡜柳綵花空著兴。

空著兴,将底为,但愿得米资晨炊,不管飞霙与麦宜。

千官队中身最卑,五日一谒前旒垂。

形式: 古风

王平甫惠画水卧屏

临流别君时,羡君观吴潮。

君行识我意,遣画一幅绡。

画作绕床屏,滔滔随惊飙。

前浪雪花捲,后浪白马跳。

宛然千万重,不似笔墨描。

窊亚乱我目,坐卧疑动摇。

夜灯照河汉,如有织女招。

朝日下天窗,东海无秦桥。

秦桥不可度,织女不可邀。

但慕乘桴公,空能诵唐尧。

尝闻挟柘弹,意必在食鸮。

终当五湖上,归去学渔樵。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