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甫惠画水卧屏

临流别君时,羡君观吴潮。

君行识我意,遣画一幅绡。

画作绕床屏,滔滔随惊飙。

前浪雪花捲,后浪白马跳。

宛然千万重,不似笔墨描。

窊亚乱我目,坐卧疑动摇。

夜灯照河汉,如有织女招。

朝日下天窗,东海无秦桥。

秦桥不可度,织女不可邀。

但慕乘桴公,空能诵唐尧。

尝闻挟柘弹,意必在食鸮。

终当五湖上,归去学渔樵。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王平甫惠画水卧屏》,通过对朋友赠送的画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画面意境的沉醉。首句“临流别君时”点出送别的场景,接着“羡君观吴潮”流露出对吴地潮水的向往。诗人通过“遣画一幅绡”赞美友人的画技高超,画中的江水生动逼真,“滔滔随惊飙”形象展现了水流的动态。

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画中浪花翻滚、白马腾跃的景象,感叹其“宛然千万重”,远胜于笔墨所能刻画。画面的细节让诗人“窊亚乱我目”,仿佛身临其境,坐卧不安。夜晚,月光下的画面如织女招手,早晨则有东海和秦桥的想象,暗示着遥不可及的仙境。

诗人感慨“秦桥不可度,织女不可邀”,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友人未能一同欣赏美景的遗憾。最后,诗人以“但慕乘桴公,空能诵唐尧”表达对友人如古人般才情的敬仰,并以“尝闻挟柘弹,意必在食鸮”寓言,期待友人能如持弓射鸟一般,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选择隐逸江湖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画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王仲仪寄斗茶

白乳叶家春,铢两直钱万。

资之石泉味,特以阳芽嫩。

宜言难购多,串片大可寸。

谬为识别人,予生固无恨。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王祁公北园

园林多高樛,园卉多芳柔。

红紫经几春,青枯经几秋。

我至每怀浮觞之卿翁,但见浮觞之水汩汩流。

水流日夜曾未休,高门世世生贤侯。

不比平泉碑缺花木记,又非家鸱啸凤皇楼。

洛阳城中亦有园与宅,常同欧阳翰林携酒游。

竹閒池馆遗翠羽,户外杨柳系紫骝。

今嗟齿似旧屐作博士,嘉趣只与心相仇。

强骑瘦马往城北,二十三年如转头。

归来作此辞,且应主人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王屋高送王屋知县孙秘丞

王屋山高无猿猱,下有黄河水滔滔。

天坛半夜见海白,光动古邑鸡先嘷。

鸡先嘷,绝吠獒,岩居林栖吏莫搔。

山肤有时得虞猎,不比彘肉烹连毛。

闻君今去将效陶,县前种柳芟蓬蒿。

不问公田问民俗,民安事简教儿曹。

河南太守喜恺悌,如此可以无厌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

石苍苍,连峭峰,大山嵯峨云雾中。

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

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

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

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

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

黄金白璧未为贵,丈人师臣无不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