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道吾指夹山寻师颂

京口谈玄已有名,吾山特地涉途程。

虽云法眼无瑕翳,争奈真人掩耳听。

参学须参真心匠,合头须诈不劳聆。

此来更欲寻师去,决至应当暂改形。

道友当年深契会,老僧今日苦叮咛。

特报水云知识道,半秋孤月落花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禅宗诗人择禅师所作的《因道吾指夹山寻师颂》。诗中以京口谈玄为引子,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索佛法的决心和对真正佛法的追求。诗中提到“法眼无瑕翳”,意指佛法的洞察力如同明镜一般,能照见事物的本质,而“真人掩耳听”则暗示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阻挠或误解。

接着,诗人提出“参学须参真心匠,合头须诈不劳聆”,强调了学习佛法应以真心为师,不应依赖表面的形式或他人的讲解。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再次前往寻找师父,决心改变自己的形态,以求得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诗中还提到了与道友的深厚情谊以及老僧的叮咛,体现了禅宗修行中师徒之间的相互扶持和传承精神。结尾处“特报水云知识道,半秋孤月落花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对佛法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和对修行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同时也体现了禅宗文化中重视内心体验和师徒传承的特点。

收录诗词(2)

择禅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夹山顿遇以华亭颂

一泛轻舟数十年,随风逐浪任因缘。

祇道子期能□律,谁知座主将参禅。

□前无寺成椿橛,句下相投事不然。

遥指碧潭垂钓叟,被师呵退顿忘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心珠歌

山僧自达空门久,淬炼心珠功已构。

珠迥玲珑主客分,往往声如师子吼。

师子吼,非常久,皆明佛性真如理。

有时往往自思惟,豁然大意心欢喜。

或造经,或造论,或说渐兮或说顿。

若在诸佛运神通,或在凡夫兴鄙吝。

此心珠,如水月,地角天涯无殊别。

祇因迷悟有参差,所以如来多种说。

地狱趣,饿鬼趣,多种轮回无暂住。

此非诸佛不慈悲,岂非阎王配交做。

劝时流,深体悉,见在心珠勿浪失。

五蕴身全尚不知,百骸散后何处觅。

形式: 古风

简寂观

物外灵踪客到稀,竹房斜掩旧荆扉。

丹书万卷题朱字,碧岫千重锁翠微。

泣露白猿携子去,唳风玄鹤傍人归。

祇应玉阙名长在,日暮閒云空自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马诗

尘土卧多毛色暗,风霜受尽眼由明。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