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三十一)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半老时。

肥遁虽无润屋物,劳谦却有克家儿。

筋骸幸且粗康健,谈笑不妨闲滑稽。

六十二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爱写诗,写诗是他中年时的爱好。
虽然他选择退隐没有带来丰厚的财富,但他的谦逊品格却能支撑家庭。
身体还算硬朗健康,他谈笑风生,不失幽默。
六十二年来,他过着平静无事的生活,欧阳修并非只爱写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爱吟诗:热爱写诗。
半老时:中年时期。
肥遁:古代隐居不仕,比喻退隐生活。
润屋物:能带来财富的东西。
劳谦:勤劳谦虚。
克家儿:能够持家的人。
筋骸:身体。
粗康健:大致健康。
滑稽:幽默诙谐。
六十二年:指欧阳修的年龄。
无事客:无所事事的闲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三十一首,主要体现了诗人邵雍的生活态度和诗歌创作观。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爱好而写诗,而是晚年的一种生活情趣和表达方式。接下来的诗句“诗是尧夫半老时”暗示了诗人在步入中年后开始更加注重诗歌创作。

“肥遁虽无润屋物”表达了诗人虽然选择隐居,但并不追求物质财富,更看重精神境界的提升。“劳谦却有克家儿”则赞美了诗人的谦逊品格,认为这种美德对于家庭的传承更有价值。

“筋骸幸且粗康健”描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健康,乐观开朗。“谈笑不妨闲滑稽”体现了诗人幽默风趣的性格,即使在闲暇时也能以轻松的方式交流。

最后两句“六十二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总结全诗,强调诗人作为一个六十二年的无事之人,写诗并非出于功利,而是出于内心的喜好和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邵雍淡泊名利、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通过诗歌表达自我、享受生活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五十)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觉老时。

不动已求如孟子,无言又欲学宣尼。

能知同道道亦得,始信先天天弗违。

六十三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十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忠恕时。

无限物情闲处见,诸般药性病来知。

暗于成事事必败,失在知人人必欺。

家国与身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三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赞仲尼。

大事既去止可叹,皇纲已坠如何追。

由兹春秋无义战,所以定哀多微辞。

绝笔获麟之一句,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五十七)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忆昔时。

天下只知才可处,人间不信事难为。

眼观秋水斜阳远,泪洒西风黄叶飞。

此意如今都去尽,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