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癸丑岁六月十二日同人泛秦淮

水上风多,坐江艇、衫罗轻卸。

斜旸里、听歌劝酒,满前王谢。

四面楼阴兰桨鹢,十眉帘底冰绡麝。

最宜人、团扇藕花边,乘凉者。邀笛步,閒情写。

桃叶渡,閒愁惹。看迷濛夜色,画成良夜。

露濯蟾蜍银汉湿,蜡笼翡翠铜盘灺。

趁烟波、妆点太平宵,非游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夏日傍晚泛舟秦淮河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气息。

首先,“水上风多,坐江艇、衫罗轻卸。”开篇即以清新之笔勾勒出夏日傍晚,微风习习,坐在小船上,轻薄的衣衫随风而卸,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接着,“斜阳里、听歌劝酒,满前王谢。”夕阳余晖中,歌声与美酒相伴,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与古代的王谢家族共饮,充满了诗意与怀旧之情。

“四面楼阴兰桨鹢,十眉帘底冰绡麝。”四周是楼阁的阴影,兰桨划破水面,如同画中景象。帘底的女子,身着冰绡,香气袭人,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江南女子的温婉与高雅。

“最宜人、团扇藕花边,乘凉者。”在荷花盛开的池塘边,手持团扇乘凉,既实用又美观,体现了生活的艺术化追求。

“邀笛步,闲情写。”邀请笛声相伴,漫步于河畔,将心中的闲情逸致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增添了诗的意境。

“桃叶渡,闲愁惹。”桃叶渡口,或许会引发一些淡淡的忧愁,但这种情绪被诗人的闲适所化解,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看迷蒙夜色,画成良夜。”夜晚的景色朦胧而美丽,仿佛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

“露濯蟾蜍银汉湿,蜡笼翡翠铜盘灺。”露珠滋润着月亮,银河似乎也湿润了,蜡烛的光晕映照在翠绿的盘子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趁烟波、妆点太平宵,非游冶。”趁着这如诗如画的夜晚,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而非单纯的游玩嬉戏,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泛舟秦淮河的情景,既有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生活情趣的感悟,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桂枝香.甲寅九日张封君招同蒋教授赏桂翊日又贻黄雀奉和来调并索其酒

秋园尚绿。看细萼绽金,芳树团粟。

不似重阳气候,佩萸寻菊。

黄陂蒋径荒芜后,幸招邀、饮中张旭。

罢官閒事,登高旧话,但倾酃渌。便一醉、归来睡熟。

戏截字罗池,吟句盈幅。何意披绵,新鲊又香蓬屋。

黄鸡紫蟹谁堪并,和椒糟、风味如玉。

佐觞佳品,墙头篱畔,尚须翘足。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雨霖铃.秋夜梧桐雨和徐太学今吾今吾示《雨霖铃》《新雁过妆楼》二调索和云是二十年前恒亲王邸中应教之作曾命女伶按拍歌之极谐梁邺风流至今可思因倚声和之水痕清浅犹作鸟爪伎俩所谓见猎心喜者耶

庭梧骚屑、近栏杆外,待赏秋月。

谁知暮霭浓暗,西风酿就,黄昏凄绝。

落响潇潇阵雨,任金井飘叶。

但懊恨、衾冷无眠,坐剪灯花烬初灭。

凌晨定把高枝截。怕淋漓、点滴心头咽。

拚教且尽今夜,声肯向、耳根边歇。

想到朝阳,翻受三更、五点磨折。

惯撼醒、孤枕愁人,梦里晴时节。

形式: 词牌: 雨霖铃

新雁过妆楼.本意

夜静秋高。芦花外、飞鸣暗趁风飘。

惹愁撩恨,偏到画槛兰撩。

不管何人楼里住,半明半灭小灯挑。镇无憀。

近窗听得,拖过烟霄。

曾经当年话别,看断行字迹,染泪红绡。

旧时心事,今夜又值初遭。

横空甚云甚雨,助嘹唳、声声悲宋骚。

人无侣,剩竟床长箪,闻此魂消。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疏影.和邹侍讲咏像生花

何须辨别。喜四时不断,花信连接。

岂少园林,姹紫嫣红,芳菲惯引蜂蝶。

翻愁一瞬韶华老,便到了、飘零难拾。

总逊他、朵朵鲜妍,耐得绮窗风雪。

珍重铜瓶供养,几曾借雨水,滋润苗叶。

鼻观无香,眼孔多情,一种丰腮娇靥。

繁枝点缀天然态,恐误惹、玉纤攀折。

祇怕教、尘染烟熏,不似斩新时节。

形式: 词牌: 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