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过妆楼.本意

夜静秋高。芦花外、飞鸣暗趁风飘。

惹愁撩恨,偏到画槛兰撩。

不管何人楼里住,半明半灭小灯挑。镇无憀。

近窗听得,拖过烟霄。

曾经当年话别,看断行字迹,染泪红绡。

旧时心事,今夜又值初遭。

横空甚云甚雨,助嘹唳、声声悲宋骚。

人无侣,剩竟床长箪,闻此魂消。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鉴赏

这首《新雁过妆楼》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首先,“夜静秋高”四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秋夜氛围,为整首词奠定了基调。接着,“芦花外、飞鸣暗趁风飘”,通过芦花随风飘荡的景象,隐喻着主人公内心的波动与不安,同时也暗示了某种难以言说的离别或分离的情绪。“惹愁撩恨,偏到画槛兰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将愁绪与遗憾直接投射到具体的景物上,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形象化。

“不管何人楼里住,半明半灭小灯挑”,这一句通过描写远处小楼中若明若暗的灯光,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感,也暗含了主人公对远方或已逝去的人的思念。接下来,“镇无憀。近窗听得,拖过烟霄”,则通过听觉的细节,将情感推向高潮,仿佛主人公在窗边倾听远方传来的声音,那声音似乎穿越了烟云,直达天际,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曾经当年话别,看断行字迹,染泪红绡”,这一段回忆了往昔的分别场景,字迹与泪水交织在一起,不仅描绘了离别的痛苦,也表达了对那段感情的珍视与不舍。紧接着,“旧时心事,今夜又值初遭”,点明了情感的循环与重叠,即使时间流逝,某些情感依然如初,无法忘怀。

“横空甚云甚雨,助嘹唳、声声悲宋骚”,通过自然界的风雨与大雁的哀鸣,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悲凉与深沉,仿佛整个自然界都在为这段情感的哀歌伴奏。最后,“人无侣,剩竟床长箪,闻此魂消”,以一种凄凉的结局收尾,表达了主人公在孤独中的彻底崩溃与心灵的消散,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深的哀愁与无奈。

综上所述,《新雁过妆楼》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回忆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深刻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孤独的无力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疏影.和邹侍讲咏像生花

何须辨别。喜四时不断,花信连接。

岂少园林,姹紫嫣红,芳菲惯引蜂蝶。

翻愁一瞬韶华老,便到了、飘零难拾。

总逊他、朵朵鲜妍,耐得绮窗风雪。

珍重铜瓶供养,几曾借雨水,滋润苗叶。

鼻观无香,眼孔多情,一种丰腮娇靥。

繁枝点缀天然态,恐误惹、玉纤攀折。

祇怕教、尘染烟熏,不似斩新时节。

形式: 词牌: 疏影

法曲献仙音.邹学士卢御史顾中翰传钞予词惭赋

曲里魂销,句中眉舞,赏激当年曹范。

过眼轻云,断肠芳草,泥犁绮言都忏。

任蠹饱、残编散。多时省涂染。岁华暂。

擅风情、让人年少,吾耄矣、论斗丽才顿减。

辇下愧流传,遍抄将、争费藤剡。

梦隔蓬莱,谢群公、吟债犹欠。

想零金屑粉,些子不同凡艳。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壮志

三十立功名,四十退山谷。

不见两鬓霜,英雄死亦足。

咄嗟少年子,如彼玉在璞。

光气未腾天,魍魉抱之哭。

人生不得志,天地皆拳曲。

慷慨对中原,流年何太促。

落拓大布衣,许身非碌碌。

四十四万言,隐轸匡时略。

为天子大臣,上书继臣朔。

形式: 古风

汉阳

揖让群峰势,容予一壑谋。

有身从海角,无梦望刀头。

贫贱悲生事,山川接壮游。

英雄留战地,沙树落残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