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信叔喜神赞

万丈崖头立一梯,百丈竿头垂一手。

绵团裹铁云包月,麒麟海里翻筋斗。

回天拓地立教门,斩新气概鼎乾坤。

倪王人指碧溪水,尽是渠侬无尽恩。

谁乎,冲靖之上足郭信叔者也。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郭信叔喜神赞》。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咏叹郭信叔修建寺庙、崇尚佛法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建筑奇特性的描绘,以及对郭信叔宏伟事迹的歌颂,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位宗教人物及其功德的高度评价。

首句“万丈崖头立一梯,百丈竿头垂一手”描写的是修建寺庙时所需克服的地理难关,以及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挑战。这里的梯和竿都是建筑过程中的工具,象征着人类智慧与勇气。

接着,“绵团裹铁云包月,麒麟海里翻筋斗”则是对寺庙环境的描写,绵密的云雾环绕在铁色的山峰之上,如同神话中的麒麟一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自由翻滚,这些形象都给人一种超自然、崇高庄严的感觉。

“回天拓地立教门,斩新气概鼎乾坤”则直接表达了郭信叔倡导佛法,创建宗教场所的壮举。这里强调的是他开创新的气象,对宇宙间万物进行重新定位。

“倪王人指碧溪水,尽是渠侬无尽恩”则转向对郭信叔之恩德的赞美,倪王可能是地名或人名,这里用来指代那些受益于郭信叔的人们。碧溪水象征着清澈纯净,而“渠侬无尽恩”强调了郭信叔恩泽长存。

最后,“谁乎,冲靖之上足郭信叔者也”则是对郭信叔崇高地位的总结,诗人用一个修辞问题来强化这种评价,通过“冲靖之上”的比喻,表达了郭信叔在精神世界中的至高无上。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白玉蟾精湛的笔法和深厚的情感,而且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尊崇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赞美。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常山道中

既雨山色晴转佳,望洋雪色脂麻花。

白云无边鸟声暮,目断远水明残霞。

流萤飞出衰草丛,宿鹊走上枯松丫。

行人路上暗回首,月下独对溪头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梧州江上夜行

云去云来几点星,城头画鼓转三更。

草深萤聚浑成燐,月暗鹤飞惟有声。

何处夜航鸣橹过,沧江如镜烟半破。

忽然长啸惊沙鸥,飞入前山不留个。

形式: 古风

清胜轩夜话

残灯结花满堂红,酒兴未已诗兴浓。

寒云蠹星锁翠空,一林幽竹夜呼风。

逸士倚楼啸玉龙,秋声泣露落梧桐。

把酒论文开心胸,黑甜相催话未终。

香篆飞蛇穿帘栊,邻鸡唤晓何处钟。

摩挲醉眼栏干东,茶铛无火召玉童。

三子芒鞋七尺筇,踏破前山绿几重。

形式: 古风

祷雨有应寄鹤林

魃燄爇天草木烦,请檄上清火铃君。

为我挽断黄河源,并与拽翻苍海根。

我亦弗信神龙顽,我亦弗疑神雷蛮。

速须?雨如倾盆,鹤林真人事奏函。

白昼香篆升天门,东井箕星访白羊。

丰隆急速追玄溟,宇宙肸蚃一弹指。

郊外万丝悬如绳,人疑袖手倦作霖。

岂知此心冥太清,夙世已是神霄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