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江上夜行

云去云来几点星,城头画鼓转三更。

草深萤聚浑成燐,月暗鹤飞惟有声。

何处夜航鸣橹过,沧江如镜烟半破。

忽然长啸惊沙鸥,飞入前山不留个。

形式: 古风

翻译

星星时隐时现,城楼上的画鼓敲响了三更的节奏。
草丛深处萤火虫聚集,犹如磷火,月色昏暗中只有鹤的飞翔声。
深夜里,不知何处传来船桨划水的声音,江面如镜,烟雾半散。
突然一声长啸惊动了沙滩上的鸥鸟,它们飞向远方的山峦,没有留下踪影。

注释

云去云来:形容云彩飘忽不定。
画鼓:装饰华丽的鼓,用于报时或庆典。
浑成燐:形容萤火虫聚集的光亮像磷火。
鸣橹过:船夫摇橹的声音。
沧江:形容江水苍茫。
沙鸥:生活在沙滩上的鸥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夜晚景象。开篇“云去云来几点星,城头画鼓转三更”两句,通过对云和星辰的动态描述,以及城头鼓声的持续,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感。接下来的“草深萤聚浑成燐,月暗鹤飞惟有声”则让人感觉到夜色中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神秘。

诗人通过“何处夜航鸣橹过,沧江如镜烟半破”两句,引入了一种动态和冲突。夜航的船只在静谧的水面上划过,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行进中的某种探索或寻求。

最后,“忽然长啸惊沙鸥,飞入前山不留个”两句,则是整个画面的高潮。长啸的鸟儿惊起了沙洲上的鸥鸟,它们仓促间飞入前方的山中,不带走任何痕迹。这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冲动或逃离。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清胜轩夜话

残灯结花满堂红,酒兴未已诗兴浓。

寒云蠹星锁翠空,一林幽竹夜呼风。

逸士倚楼啸玉龙,秋声泣露落梧桐。

把酒论文开心胸,黑甜相催话未终。

香篆飞蛇穿帘栊,邻鸡唤晓何处钟。

摩挲醉眼栏干东,茶铛无火召玉童。

三子芒鞋七尺筇,踏破前山绿几重。

形式: 古风

祷雨有应寄鹤林

魃燄爇天草木烦,请檄上清火铃君。

为我挽断黄河源,并与拽翻苍海根。

我亦弗信神龙顽,我亦弗疑神雷蛮。

速须?雨如倾盆,鹤林真人事奏函。

白昼香篆升天门,东井箕星访白羊。

丰隆急速追玄溟,宇宙肸蚃一弹指。

郊外万丝悬如绳,人疑袖手倦作霖。

岂知此心冥太清,夙世已是神霄卿。

形式: 古风

虚靖先生像赞

七返还丹阿谁无,先生归去谁识渠。

时人要见真虚靖,北斗西边一点如。

形式: 押[鱼]韵

谒仙行赠万书记

嶰管飞葭方孟籥,青女仍前行夜恶。

连日东风料峭寒,黄鹂声断梅花落。

客来武夷访灵踪,八字洞门无锁钥。

溪头昨夜添新雨,桃片满溪红灼灼。

苍苔满地空绿匀,芳草无言烟漠漠。

捣药声乾丹井寒,虹桥一断收霞幕。

千古松风学凤笙,向晚清客满林壑。

山光不动旧松竹,洞中惨惨悲猿鹤。

机岩学馆空无人,紫领丹丘久萧索。

雾暗平林虎长啸,碧潭生花老龙跃。

峭崖飞鸟不敢过,万丈苍琼真峻削。

山中金蟾不可寻,石边且取黄芝嚼。

我生逍遥事落魄,泉石烟霞得真乐。

身披绿麻戴青蒻,横担碧藜蹑芒屩。

只爱山林厌城郭,却厌膏粱爱藜藿。

冷眠石上入华胥,梦见太虚无斧凿。

朅来洞中未半饷,转盼又觉经旬朔。

今朝云头雨收脚,欲归又被溪山缚。

欲作此地三间茅,朝餐红霞暮饮瀑。

已有神仙分定缘,定知道外无乾坤。

只愁天上多官府,九转丹成未敢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