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其四)

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

蓄积为众雏,此意古所敦。

悯余贫贱士,窘束未易论。

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

旧粟已告竭,新稼无一存。

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

一身未保活,况敢念子孙。

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

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人生没有百年的长久期,却能成为千年根基。
积累是为了众多后代,这是自古以来就强调的道理。
怜悯我这个贫穷低微的读书人,处境艰难难以言表。
今年夏天洪水来势汹汹,连两夜河水都漫过了门槛。
旧粮已经吃完,新谷又尚未成熟。
早晨分发粗粮充饥,傍晚只能吃野菜度日。
自己都无法保全生命,哪里还敢去想子孙。
虽然心中悲痛,但命运无法逃避。
活着就是百姓,一口气也是上天的恩赐。

注释

百年期:人生的长久期。
千岁根:比喻深远的传承。
蓄积:积累。
众雏:众多后代。
悯:怜悯。
贫贱士:贫穷的读书人。
潦至:洪水到来。
信宿:两夜。
粟:粮食。
籺餐:粗粮。
藜藿:野菜。
赋命:命运。
氓:百姓。
一息:一口气。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庞谦孺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他以“人无百年期,乃为千岁根”开篇,暗示生命的短暂如同树木的根基,虽然短促,但能孕育众多后代。诗人接着自谦为“贫贱士”,感叹自己的生活困顿,“窘束未易论”,形容生活的艰难。

诗中描述了夏季洪水来袭,家中粮食告罄,“今岁夏潦至,信宿水浸门”,生活陷入困境。诗人每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朝分糠籺餐,暮掇藜藿吞”,连自身生存都难以保障,更别提考虑子孙后代。

尽管处境艰难,诗人并未放弃希望,认为“虽云伤我怀,赋命不可奔”。他明白命运无法逃避,即使在困境中,仍感恩于“未死尚为氓,一息犹天恩”,表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上天恩赐的感激。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命运的深刻理解,流露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34)

庞谦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其一)

人生寄寒暑,销铄如然薪。

但见烈火炎,倏忽糜灰尘。

不过数十改,即已无此身。

岂不甚哀哉,言之为酸辛。

达士易与足,一饱即自伸。

遇者运多途,贪婪丧其真。

如此不饮酒,徒为世上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其三)

少年负豪气,乃心在有为。

天下非我能,胡为久栖栖。

圣贤既在上,治具皆设施。

一廛为天氓,岂不乐在兹。

但愿禾黍肥,富贵从此辞。

雨露被东皋,草木含华滋。

一物遂生成,仰荷皇天私。

努力且加餐,已矣复何期。

形式: 古风

表侄赵文鼎监税传老拙所定九品杜诗说正宗作诗告之

平生竭力参诗句,久矣冥搜见机杼。

岂惟蕴蓄彻遮栏,要使幽深尽呈露。

君今学诗叩妙理,颇已具眼识精粗。

他年陶冶融心神,好与造化开门户。

读之便感谁使然,若见其事在其处。

会须体物夺天机,便可分庭抗李杜。

风骚乐府久寂寞,但见坡谷正驰骛。

君才妙龄中科选,第恐此道非先务。

诗分九品吾所创,妄与正宗辟行路。

君今持此欲谁论,勿使群言生谤怒。

形式: 古风

郊居九日

树夹门方正,溪侵岸欲隤。

水摇云影动,风抑鸟声回。

篱缺舟常过,庭空客不来。

故人经岁月,又见菊花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