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房大年画奚官牧骥图

元朝诸君好养马,万国选上咸骅骝。

天闲牵靮披云锦,画出屏幛风飕飕。

学士大夫爱执笔,松雪老人名第一。

曾向平沙画翻滚,筋肉一团舒卷疾。

蹄毛圆动宛不停,牧奴突眼惊欲失。

诏下画院争临效,得其笔意才待诏。

此画画自房大年,不画翻滚变腾跳。

一匹缓步两匹前,首尾交啮騧毛旋。

奚官执辔气矫结,瞻视与马相接连。

画马宜如相马真,不取形似取其神。

今之画者但形似,骐骥入手同凡駪。

三辅种养贵肥腯,御厩收牧中涓人。

可怜天马不得见,俗眼与手徒因循。

前年天子获五骥,顾视相臣立名字。

紫霄赤电随皮貌,付之厮卒谨调系。

未知此马何所能,过都历块谁可乘。

君不见九方高,相马骊黄牝牡非所称。

良骥终不逢伯乐,垂耳伏枥长悲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陆启浤创作,名为《题房大年画奚官牧骥图》。诗中描绘了元朝时期对马的重视,以及宫廷内画师房大年所绘制的“奚官牧骥图”。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马匹的动态美和画家的技艺。

诗的开头提到元朝诸君喜好养马,并且挑选上等的骏马,如骅骝。接着描述了宫廷中画师们在云锦般的布料上绘制马匹,画面生动,仿佛能听到风声。随后,诗中赞扬了松雪老人(可能是对某位著名画家的隐喻)的绘画技巧,以及他曾经在平沙上画过的马匹,表现出了马的筋肉舒展和动作的连贯。

诗中特别强调了画马时应注重表现马的精神而非仅仅追求外形的相似。这反映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中“神似”与“形似”关系的深刻理解。接下来,诗人批评了当时一些画家仅满足于表面的形似,而忽视了马的精神特质,使得即使是名贵的马匹,在他们的笔下也失去了原有的风采。

最后,诗人以九方皋的故事作为引子,进一步强调了识别和欣赏真正优秀马匹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遇到伯乐(即真正的识马之人)的良驹的同情。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房大年的绘画技艺,也体现了对于艺术作品中精神内涵的重视,以及对传统马术文化的尊重。

收录诗词(36)

陆启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斗鸡行

幽燕之人性好斗,放意角争托鸟兽。

羊马怪异久失传,雄气纷然寄伏鷇。

觜毛劲发三秋天,致养往往先春候。

㕲咮雄雌非一种,好事询求必远购。

当其羽翼短未成,爱惜调护分昏昼。

辟若养士百千金,﨣赳桓桓待禦寇。

谁家锦埒开鸡场,泥沙细滑黄花囿。

五陵年少抱鸡来,彩袱蒙笼紫苴绣。

双手捧入未解开,胡髯拂拂映袍袖。

五色辉煌忽立地,昂头却顾神湥秀。

骁锐已觉誇超群,沈顿致许终入彀。

逡巡睥睨若缓之,双翅忽展急驰骤。

掉首瞋目流赤星,挥膺炮距翻玉甃。

须叟毛落鬖鬖飘,赤身不用披甲胄。

鹰鸱悍鸷但一垂,鸾鹄翱翔少三覆。

此物好猛不可当,取喜与人捐颈脰。

观者众眼逐鸡行,进退恨不身相当。

叉拳疾视心恍忽,踟蹰胜负攫毫芒。

钜鹿之阵兵百万,诸侯仅从壁上忙。

世人悠悠詈鸡辈,此等讵得名寻常。

羽林介士众林立,虎豹罴熊号不一。

安能坐借此鸡心,我武维扬致劲敌。

披图揽视中肃然,买骏式蛙同尔德。

不然明世好凤皇,何用画鸡增粉饰。

形式: 古风

送司马尧夫之津门

眼底知交尽,怜君复向人。

食贫无定迹,分手即孤身。

云阔兵戈路,衣寒沧海春。

北门开幕府,帷幄倚天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游西山自红光寺至延寿寺地弘旷松柘为多过嘉僖寺特荒略存其名折而北曰證果寺

泉声出谷静,野路擘山开。

背指红光在,身移青嶂来。

乱松摇暮雨,方丈足秋苔。

指说前村寺,当时證果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挽谭友夏

雅闻君孝友,何以独诗名。

易简真新调,波澜悦后生。

花飞摇弱草,柳飐度残莺。

叹息为朋面,三缄负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