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荔枝诗

露湿胭脂拂眼明,红袍千裹画难成。

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

橘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

金门若得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殿试荔枝诗》由唐代诗人梁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荔枝的独特魅力与价值。诗中以荔枝为题,不仅赞美了其外在的美丽和内在的美味,更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自然与社会背景中,探讨了其与天意、人间生活乃至国家治理之间的联系。

首句“露湿胭脂拂眼明”,生动描绘了荔枝在清晨露水的滋润下,仿佛涂抹了一层鲜艳的胭脂,光彩照人,令人眼前一亮。这既是对荔枝外在美的直接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对荔枝独特魅力的赞叹。

接着,“红袍千裹画难成”一句,将荔枝比作穿着红袍的贵妇,即便技艺高超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其风华绝代的风采。这里不仅强调了荔枝的色彩之美,也暗示了其难以言喻的韵味与神秘感。

“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两句,将荔枝比喻为佳人,不仅在盘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美味,更是大自然赋予的独特恩赐,生长于岭外,似乎有着某种命运的安排,让其成为与众不同的存在。

“橘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则进一步拓展了荔枝的意义,将之与传统的饮食文化相联系,暗示荔枝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如同盐梅一样,是维持国家和谐稳定不可或缺的元素。

最后,“金门若得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表达了对荔枝的极高评价,如果能在黄金般的土地上得到培育,那么荔枝无疑将成为人间最珍贵的果实之一。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荔枝的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其广泛传播和被更多人欣赏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致描绘和寓意深远的比喻,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社会价值以及诗人对其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

梁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剑客

杯酒会云林,扶邦志亦深。

晶莹三尺剑,决烈一生心。

见死寻常事,闻冤即往寻。

荆轲不了处,扼腕到如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大鹏山

山清神骨水澄心,到此方知胜二林。

形式: 押[侵]韵

月夜江行

欹枕卧抛千嶂月,卸帆閒却一溪风。

形式: 押[东]韵

十二时偈(其一)

半夜子,命似悬丝犹未许。

因缘契会刹那间,了了分明一无气。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