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山

山清神骨水澄心,到此方知胜二林。

形式: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大鹏山》由唐代诗人黄损所作,通过对大鹏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深刻感悟。

首句“山清神骨水澄心”,以“山清”和“水澄”两个意象,生动地勾勒出大鹏山的自然美景。这里的“清”不仅指山色清澈,更蕴含着一种精神上的纯净与高洁,仿佛山中之气能净化人心。而“水澄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水的清澈不仅映照出山的倒影,也映照出人的心灵,暗示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升华。

次句“到此方知胜二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大鹏山的独特魅力。这里的“二林”可能指的是其他两处著名的山林,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大鹏山的特别喜爱和赞美之情。这句话不仅突出了大鹏山的胜景,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大鹏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体验相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深邃情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7)

黄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官至尚书左仆射(一品)。是最早迁入连阳地区的客家人。少有才,曾在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留有诗集《桂香集》,今存诗四首

  • 字:益之
  • 籍贯:五代时期南汉朝连州(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

相关古诗词

月夜江行

欹枕卧抛千嶂月,卸帆閒却一溪风。

形式: 押[东]韵

十二时偈(其一)

半夜子,命似悬丝犹未许。

因缘契会刹那间,了了分明一无气。

形式: 偈颂

十二时偈(其二)

鸡鸣丑,一岁孙儿大哮吼。

实相圆明不思议,三世法身藏北斗。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十二时偈(其三)

平旦寅,三昧圆光证法身。

大千世界掌中收,色透髑髅谁得亲。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