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潮痕初涨没汀沙,隔岸青帘认酒家。
要识江乡春事晚,东风吹尽野棠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乡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潮痕初涨没汀沙”表明潮水刚开始上涨,已经淹没了河岸边的细沙,这是春天海潮初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接下来,“隔岸青帘认酒家”则是在说诗人站在一侧的岸边,看见对岸有一家酒肆,酒旗在微风中飘扬。这不仅描绘了景色,也透露出一种生活气息和人们的活动状态。
“要识江乡春事晚”则是诗人提醒自己或者读者,要留意到江乡的春天来得较晚。这里的“识”字,既包含了观察,也蕴含了欣赏的意味。
最后,“东风吹尽野棠花”中,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野棠花”则是指生长在田野中的杏花。这里并没有直接说杏花盛开,而是说东风将那些尚未完全绽放的幼小花朵吹得四处飞散,透露出一种生长与衰败并存的春日景象。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精细描摹,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艺术造诣。
不详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何烦洛令市私恩,有客甘贫自闭门。
恰似明州前录事,清高直可傲羲轩。
只道梅花已乱飞,何须点缀谢庄衣。
独欣冻死安西虏,载取狐巴马上归。
妖蜃吹城匝海涛,也疑瀛岛产琨瑶。
老滕解把真成妄,郢曲如今始再调。
牛背牵来一牧儿,要从古道去扬辉。
莫学当年只履客,无人秋采却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