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唐洞寺

野寺大道旁,短垣倚云峤。

舍策叩禅关,平芜恣延眺。

暝色还荒径,明灭寒原烧。

篝灯坐幽室,皎月来相照。

未税尘鞅劳,已窥静者妙。

夜半风鸣条,不减苏门啸。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唐洞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野寺大道旁,短垣倚云峤”描绘了寺庙坐落在郊野大路之旁,短墙依傍着高耸入云的山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舍策叩禅关,平芜恣延眺”写诗人放下行旅的担子,踏入寺庙,悠然地在广阔的草地上远眺,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暝色还荒径,明灭寒原烧”描绘了黄昏时分,暮色笼罩着荒径,远处的原野上寒烟缭绕,火光时隐时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景象。接下来“篝灯坐幽室,皎月来相照”则转为室内场景,诗人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落,增添了几分温馨与神秘。

“未税尘鞅劳,已窥静者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摆脱了世俗的束缚,体验到了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夜半风鸣条,不减苏门啸”则以夜半的风吹动树枝的声音,类比古代文人苏门啸的豪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豪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4)

于若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若,晚号念东。万历十一年(1583年)登癸未科进士第,官直隶知县,迁户部主事,累右佥都御史,官至陕西巡抚,赠右副都御史。工诗擅书,著有《弗告堂集》

  • 字:元絅
  • 号:子步
  • 籍贯:明济宁卫(今山东省济宁市)
  • 生卒年:1552-1610

相关古诗词

巾子峰

出山非旧涂,后顾见怪石。

寻蹊屡登下,仰视股欲慄。

众块射空庭,侧直各自立。

诡象不止指,移步形已易。

但见交屈拿,往往如旗戟。

上有欲堕片,夫乃风吹出。

脚虚终不摇,古藓蚀半白。

日出照高溜,细缝见雨迹。

傍路容半足,僮竖每仆侧。

盘旋南得寺,穿涧行见汲。

不见参寥子,吟幽徒自述。

形式: 古风

自横塘放舟宿渔浦作

清晨发横塘,日暮宿渔浦。

清川何悠悠,林木澹回互。

众山春气鲜,远近发烟溆。

鸡鸣过村舍,鸟落荡洲渚。

落日照富阳,潮声散如雨。

兹行涉清境,人事惜多阻。

孤舟抱风疾,薄暮江气苦。

前程问舟人,形胜卧中数。

遥忆越王山,莽莽空怀古。

形式: 古风

汝上有怀

故园日以疏,故人日以隔。

奈此头上冠,负却山中屐。

望望吴天遥,蘼芜春一碧。

同心旷难期,异乡谁结客。

二陆想平原,五湖招少伯。

存者半参商,殁者成往昔。

而我徒索居,流光坐愁惜。

白云何处寻,桃花空脉脉。

汝水清且纡,明霞生远空。

何来得双鲤,溯自江之东。

素书不盈尺,白雪满邮筒。

经术彭宣老,清言徐稚雄。

朱张故无恙,王杨激颓风。

升沈各异趣,幽事总相同。

蹇余周南留,天涯怜转蓬。

延津会须合,长啸倚崆峒。

形式: 古风

秋夕

乱萤飘熠熠,蟋蟀悲何急。

纳纳罗衣裳,丹冉凄风入。

独坐渺无言,自起阑干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