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桐十咏.桐栽

吾有西山桐,栽之未盈握。

所得从野人,移来自乔岳。

节凝叶尚秘,根疏土自剥。

匪为待篱鴳,庸将栖鸑鷟。

异日成茂林,论材谁见擢。

巨则为栋梁,微亦任楹桷。

仍堪雅琴器,奏之反淳朴。

大匠如顾怜,委躯愿雕斲。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翻译

我有西山上的梧桐树,栽种时还不到一手能握那么大。
这株树是从山野之人那里得到的,被移植自高大的山岭。
树节依然紧密,叶子还未展开,根部稀疏,泥土自行脱落。
它并非为了圈养篱笆间的麻雀,而是期待凤凰这样的珍禽栖息。
将来若能长成茂密的森林,不知谁能识得它的良材美质。
若是巨大,就能成为栋梁;即使微小,也能做柱子或屋檐。
它还能制成优雅的古琴,弹奏出淳朴的乐音。
如果巧匠能注意到它,我愿意奉献自己,任由雕刻打磨。

注释

盈握:满一手能握住的程度。
野人:山野的居民,可能指农夫或山民。
乔岳:高大的山岭。
篱鴳:篱笆间的麻雀,比喻平凡的鸟儿。
鸑鷟:凤凰,象征高贵的鸟类。
茂林:繁茂的树林。
擢:选拔,挑选。
楹桷:房屋的柱子和横梁。
雅琴:典雅的古琴。
淳朴:朴实无华,自然纯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翥的《西山桐十咏·桐栽》,通过对西山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桐树的深深喜爱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诗中描述了桐树幼小时的情景,它虽小但来自高大的乔木,暗示其潜在的巨大价值。诗人强调桐木无论大小,都能派上用场,大可成为栋梁,小也能做柱子或制作雅致的琴器,体现了其多功能性。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有能工巧匠发现并雕琢这棵桐树的愿望,寓意着对人才的期待和对技艺传承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0)

陈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科学家。咸聱子、桐竹君。5岁读书,14岁入县学,曾有悬梁苦读跻身科举的愿望。至40岁时,方“志愿相畔,甘为布衣,乐道安贫”,一面闭门苦读,一面参与耕作,坚持不辍。北宋皇佑年间(1049年~1053年)撰成《桐谱》书稿约1.6万字,此书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技术著作。平生著有天文、地理、儒、释、农、医、卜算之书,共 26 部 182 卷,又有 10 图。是中国林学史上亦是世界林学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 字:风翔
  • 号:虚斋
  • 籍贯:江东路池州铜陵县(今安徽省铜陵县)贵上耆土桥(今钟鸣镇)
  • 生卒年:982年~1061年

相关古诗词

吴下同年会诗

旧交牢落寸心违,门掩苍苔省见稀。

幸遇星郎分刺举,忝联桂籍得归依。

公方阔步鸣先路,我独冥行怨落晖。

遥想登台高会处,应怜乌鹊正南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一剪梅.九日

新酒初香菊半含。月也三三,日也三三。

登高已约上崭岩,世事相担,风雨相担。

头上茱萸颠倒簪。身在河南,心在江南。

渊明何日解征骖,俯也何惭,仰也何惭。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千秋岁引

濯锦丰姿,新凉台阁。懊悔巫云太轻薄。

琵琶未诉衣衫湿,菱花不照胭脂落。

凤凰池,鸳鸯殿,重金钥。春色画船何处泊。

秋色丹青人难摸。可惜风流总闲却。

此情不与人知道,知时只恐人挠著。

碧窗前,银灯下,陪孤酌。

形式: 词牌: 千秋岁引

忆秦娥(其二)

疏帘揭。云端仰见娟娟月。娟娟月。

不应何恨,照人离别。闭门独睡空愁绝。

姮娥梦里低低说。低低说。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形式: 词牌: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