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绣衣乘驿急如星,山水何妨寄野情。
肯向九仙台下歇,闲听孟叟醉吟声。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首句“绣衣乘驿急如星”描绘了一位穿着华丽衣服、乘坐驿站快马而来的使者形象,如同夜空中急速移动的星辰,展现了急切的赶路情景。
接着,“山水何妨寄野情”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大自然的美景来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山水”不仅指自然景观,更是内心情感的寄托,而“野情”则包含着对远方朋友的情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肯向九仙台下歇”中的“九仙台”可能是一处虚构或实有的美丽地方,诗人表达了愿意在那里停留下来,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最后,“闲听孟叟醉吟声”则是说在闲适的时光里,倾听朋友孟叟(即孟员外)醉酒后的吟唱之声,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急促的旅行情景和悠闲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一种既有紧迫感又不失诗意的生活状态。
不详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殿影高低云掩映,松阴缭绕步徘徊。
从今莫厌簪裾累,不是乘轺不得来。
瑶坛醮罢晚云开,羽客分飞俗士回。
为报移文不须勒,未曾游处待重来。
莫折红芳树,但知尽意看。
狂风幸无意,那忍折教残。
朝日城南路,旌旗照绿芜。
使君何处去,桑下觅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