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仙观

瑶坛醮罢晚云开,羽客分飞俗士回。

为报移文不须勒,未曾游处待重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祭祀仪式结束后,夜晚的云彩散去,
仙人离去,凡夫俗子们也纷纷返回。

注释

瑶坛:道教的神坛,用于举行祭祀仪式。
醮罢:祭祀仪式完毕。
晚云开:夜晚的云层消散。
羽客:指修道成仙的人。
分飞:各自离去。
俗士:世俗之人。
移文:古代官府发布的文书,此处可能指邀请或通知。
不须勒:不必强迫。
未曾游处:还未曾游览过的地方。
待重来:期待再次来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幕仙境离别的场景,颇有超凡脱俗之感。"瑶坛醮罢晚云开"中,“瑶坛”指的是仙界的宫殿,或可理解为一处清幽绝俗的高台,而“醮罢”则意味着宴席结束,仙乐停止。“晚云开”则是时间和氛围的描绘,给人一种梦幻脱离尘世的感觉。

"羽客分飞俗士回"一句,更显出仙界与凡间的区别。"羽客"指代修成仙道的羽化之士,他们不再受束缚,可以自由翱翔于九天;而"俗士"则是未脱尘世的普通人,他们只能返回现实世界。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为报移文不须勒"一句,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如的生活态度。"为报"可能是指仙界与人间的交流,而"移文"则意味着书信或信息的传递。"不须勒"则显示出一种自然无忧的状态,没有强迫和束缚,反映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

最后一句"未曾游处待重来"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渴望。尽管仙界之旅已经结束,但诗人心中仍然怀念那份超凡脱俗的美好,期待着能够再次回到那个世界。这样的情感流露,更深化了诗中的主旨——追求永恒的精神家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仙界生活的描绘和对离别场景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自由与永恒的强烈愿望。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离歌辞五首(其一)

莫折红芳树,但知尽意看。

狂风幸无意,那忍折教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离歌辞五首(其二)

朝日城南路,旌旗照绿芜。

使君何处去,桑下觅罗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倦寻芳.过废园见牡丹盛开有感

絮迷蝶径,苔上莺帘,庭院愁满。

寂寞春光,还到玉阑干畔。

怨绿空馀清露泣,倦红欲倩东风涴。

听枝头、有哀音凄楚,旧巢双燕。

漫伫立、瑶台路杳,月佩云裳,已成消散。

独客天涯,心共粉香零乱。

且尽花前今夕酒,洛阳春色匆匆换。

待重来,怕只有、断魂千片。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离歌辞五首(其三)

事与年俱往,情将分共深。

莫惊容鬓改,只是旧时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