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题范晞文诗稿》。诗中通过对范晞文诗稿的赞美,展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首联“年玩新编比碎金,知君风月满清襟”,以“碎金”比喻诗稿中的文字价值,形象地表达了对范晞文作品的珍视和赞赏。同时,“风月满清襟”则描绘了诗人在阅读时内心的愉悦与陶醉,暗示了作品的意境深远和情感丰富。
颔联“才高欲进竿头步,兴到还磨盾鼻吟”,通过“竿头步”和“盾鼻吟”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及在创作时的激情与专注。这里不仅赞扬了范晞文的才华,也体现了诗人对其创作过程的深刻理解。
颈联“字有三千何日奏,稿留五七已年深”,进一步强调了范晞文作品的深厚内涵和持久影响力。通过“三千字”和“五七稿”的对比,既表现了作品数量之多,又突出了其中蕴含的智慧与情感的深度,同时也暗示了这些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显现出其价值。
尾联“汉廷射策无苏李,千载河梁是正音”,将范晞文的作品与古代文学巨匠苏武、李陵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范晞文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通过“千载河梁”这一意象,强调了范晞文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永恒价值,将其视为文学正统的声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范晞文诗稿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刻见解,也表达了对优秀作品及其创作者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