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

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

忽行榕林中,跨空飞栱枅。

当门冽碧井,洗我两足泥。

高堂磨新砖,洞户分角圭。

倒床便甘寝,鼻息如虹霓。

童仆不肯去,我为半日稽。

晨登一叶舟,醉兀十里溪。

醒来知何处,归路老更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荒凉的海南北,寺庙寂静如鸡窝。
忽然穿越榕树林,飞跃空中如梁柱交错。
入门见清冷的井水,洗净双脚上的尘土。
高大的厅堂铺着新砖,窗户像角圭般精致。
躺下就安心入睡,鼾声如彩虹般悠长。
童仆舍不得离去,我为此停留半天。
清晨乘一叶小舟,醉意中漂流在十里溪流。
醒来却不知身在何方,回家的路途更加迷茫。

注释

荒凉:形容环境空旷无人烟。
佛舍:指寺庙。
鸡栖:比喻寺庙的寂静。
榕林:热带特有的大叶树种。
跨空飞栱枅:形容飞跃于空中的梁柱。
冽:清凉。
洞户:敞亮的窗户。
鼻息如虹霓:形容睡得深沉,鼾声大。
稽:停留,逗留。
醉兀:醉醺醺的样子。
十里溪:形容溪流很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两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开阔的空间,通过佛庙的宁静与孤寂,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下来的“忽行榕林中,跨空飞栱枅”则是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突显诗人自由自在的情怀。这里,“榕林”的选择和“跨空飞栱枅”,都显示出一种超越物质束缚、心旷神怡的情状。

而“当门冽碧井,洗我两足泥”则是从宏观转向微观,从大自然的美景转到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这里,“冽碧”的形容词用得恰到好处,不仅描写了井水清澈,还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高堂磨新砖,洞户分角圭”则是在表达诗人对建筑环境的细腻感受和审美情趣。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置身于一处古朴而雅致的空间之中,那种宁静与安逸的氛围。

“倒床便甘寝,鼻息如虹霓”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满足和放松。这里,“甘寝”的用词,让人感受到一种身心舒展的惬意,而“鼻息如虹霓”,更是将这种安适升华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接下来的“童仆不肯去,我为半日稽”则是在描绘诗人的悠闲生活和对时间的不同感受。这里,童仆不愿离去,反映了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自得其乐,而“我为半日稽”,则表明了时间在诗人心中变得缓慢而悠长。

最后,“晨登一叶舟,醉兀十里溪。醒来知何处,归路老更迷”则是在描绘诗人对自然的沉浸和与世隔绝的情怀。这段落中的“一叶舟”,是诗人心灵的象征,而“醉兀十里溪”,则是他在大自然中找到的醉生梦死之感。醒来后,继续迷失于归路之中,则又一次强调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对自然美景的沉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与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雨夜宿净行院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淼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

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

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

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

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

独使皴皮生,弄色映雕俎。

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

形式: 古风

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己居其中,一琴横床而已。曹子方作诗四韵,仆和之云

寂寞王子猷,回船剡溪路。

超遥戴安道,雪夕谁与度。

倒披王恭氅,半掩袁安户。

应调折弦琴,自和撚须句。

形式: 古风

欧阳晦夫惠琴枕

中郎不眠仰看屋,得此古椽围尺竹。

轮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轸足。

流传几处到渊明,卧枕纶巾酒新漉。

《孤鸾》、《别鹄》谁复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