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密丛云晓,风清一雨馀。
三长太史笔,二典帝皇书。
按武知何者,沾恩匪幸欤。
吐茵平日事,何惮污公车。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冯京的作品,名为《诏修两朝国史赐筵史院和首相吴公原韵》。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重视,以及对被赋予撰写国史任务者的敬意。
"天密丛云晓,风清一雨馀。"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天空中云层浓密而又透着光明,微风习习,带来细小的雨滴,这种环境给人以宁静和清新的感觉,为后续的历史书写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氛围。
"三长太史笔,二典帝皇书。" 这两句提到了国家重要的史书记录,由“三长”和“二典”来形容这些史书记载的重要性和权威性,显示出对历史记载的尊重与严肃态度。
"按武知何者,沾恩匪幸欤。"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参与到这份工作中的荣幸之感。诗中提到的“按武”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仪式或官方的认可,而“沾恩”则意味着得到皇帝的恩宠,这是一种高贵而难得的机会。
"吐茵平日事,何惮污公车。"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记载的谨慎态度,“吐茵”意指古代史官记录史事时必须吐出所嚼之草,以示其不敢隐瞒真相;“平日事”则是平常日子的往事;“何惮污公车”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载的敬畏之心,不愿意让自己的行为玷污了这份神圣的工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历史记载的尊重,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撰写国史时所体会到的庄严与荣耀。
不详
才毫无地展经纶,白首归来万里身。
持节气凌沙漠使,怀章荣动会稽人。
平湖翠岫千家月,落日西风一箸莼。
南海疲民正回首,满城歌舞颂年椿。
尝思鹏海隔飞翻,曾得天风送羽翰。
恩比丘山何以戴,心同金石欲移难。
经年空叹音书绝,千里常思道义欢。
每向江陵访遗治,邑人犹指县题看。
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
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丰年足酒容身易,世路无媒著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