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秋对月

素籥中分漏箭迟,玉盘飞上绛河涯。

自缘人意誇今夜,岂是蟾光胜旧时。

千里放开天地景,一轮题尽古今诗。

吴刚树下遥相许,来岁春风此处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月亮高悬于天际,与人间情感交融的美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富含哲理的意境。

首句“素籥中分漏箭迟”,以古代计时工具“籥”(类似漏壶)的缓慢滴漏,象征时间的静谧与夜晚的深沉,暗示中秋之夜的宁静与悠长。接下来,“玉盘飞上绛河涯”一句,将满月比作“玉盘”,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天空中的明亮与圆润,同时“飞上绛河涯”则赋予了月亮动态之美,仿佛它从遥远的星河中缓缓升起,充满了神秘与壮丽。

“自缘人意誇今夜,岂是蟾光胜旧时。”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中秋之夜特别的喜爱与赞美,并非因为月亮本身比其他时候更亮,而是人们内心的情感与期待使得这个夜晚显得格外美好。这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以及人类情感对自然景观的主观感受。

“千里放开天地景,一轮题尽古今诗。”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中秋之夜的美景延伸至千里之外,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轮明月照亮,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留下了无数关于中秋的诗篇。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壮观景色,也反映了文化传承与艺术创作的永恒魅力。

最后,“吴刚树下遥相许,来岁春风此处期。”通过传说中的吴刚砍伐月宫桂树的故事,寄托了对未来团圆与相聚的期盼。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神话色彩,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来年春风再度吹过此地时,能再次团聚共享佳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融合,表达了对团圆、和谐与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7)

杨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不见月

八月露沉天气秋,霜轮何事苦淹留。

一宵老兔不成魄,几处诗人却下楼。

水部阶前闻细雨,袁宏渚上见归舟。

明年未必无仙桂,何用厌厌此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冬至夜旅怀

乱霜如叶扑窗寒,愁到心如欲断弦。

凤管阳才一声起,蟾轮月已九分圆。

拥炉酌冻酒相对,攲枕背残灯未眠。

乞得晓钟西拜望,露中香为祝亲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下岩避暑留题

古寺重来兴转添,舟中午暑正炎炎。

野僧引客登山阁,稚子穿云映水帘。

热得清凉身暂健,老便闲静意难厌。

人间劫火方撩乱,法雨如何为普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登南山塔

平生登塔与登楼,乱尽乡心送尽愁。

试上南山山下塔,依前怀古复悲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