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马敬思所作的《祝山如席上同钱饮光先生夜话(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野衲(即云游僧人),他远离尘世纷争,过着简朴的生活。"书中甲子题三径"暗示他在书籍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袖里春秋纪六朝"则表示他对历史有着深厚的学识,记录了六个朝代的兴衰。他传播佛法,东渡寻求更深层次的禅修,"路觅西来传梵铎"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场景。
诗人进一步刻画这位高僧的心境,"心灰久已同枯井",他的内心平静如死水,不被世俗的波涛所动,"不逐风波似汐潮"表达了他超脱物外,如同潮汐般顺应自然而不受外界干扰。整首诗通过描绘人物的隐逸生活和精神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