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山如席上同钱饮光先生夜话(其二)

野衲云山隐自招,高僧列传党人谣。

书中甲子题三径,袖里春秋纪六朝。

路觅西来传梵铎,禅安东渡挂诗瓢。

心灰久已同枯井,不逐风波似汐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马敬思所作的《祝山如席上同钱饮光先生夜话(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野衲(即云游僧人),他远离尘世纷争,过着简朴的生活。"书中甲子题三径"暗示他在书籍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袖里春秋纪六朝"则表示他对历史有着深厚的学识,记录了六个朝代的兴衰。他传播佛法,东渡寻求更深层次的禅修,"路觅西来传梵铎"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场景。

诗人进一步刻画这位高僧的心境,"心灰久已同枯井",他的内心平静如死水,不被世俗的波涛所动,"不逐风波似汐潮"表达了他超脱物外,如同潮汐般顺应自然而不受外界干扰。整首诗通过描绘人物的隐逸生活和精神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与敬仰。

收录诗词(7)

马敬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方尔止先生书

三载移家桃叶春,钓船烟雨芰荷身。

他乡白发惊新长,故国青山似旧贫。

座上曾逢周铁虎,车前犹泣汉铜人。

南朝多少尊官冢,冷落高低卧石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宿僧房即事

老僧留我西窗宿,夜劈松薪煮新竹。

起来云薄晓山青,几处疏烟出茅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屋]韵

怀尔升师

先生真隐逸,家室未居城。

世说卿惭长,人称姓不名。

燕巢茅屋暖,鹤啄芡湖清。

鱼汊今年好,方舟荡桨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宜城即事

宜城三万户,十载半凋零。

画阁移蔬圃,朱门换荻屏。

烟波当晚碧,汀草出寒青。

独上江亭望,渔镫乱客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