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普长老请赞

天台南,石桥北,观音寺里有弥勒。

顶门瞎却摩醯眼,肘后风雷轰霹雳。

形式:

翻译

在天台南边,石桥北面,观音寺内供奉着弥勒佛。
他的眼睛虽然失明,但手肘后的法力如同雷霆轰鸣。

注释

天台南:指南方位,指寺庙所在的具体位置。
石桥北:指另一个方向,与天台南相对应。
观音寺:一座以观音菩萨为信仰中心的佛教寺庙。
弥勒:佛教中的笑佛,象征欢乐和宽容。
顶门瞎却:形容弥勒的眼睛失去了视觉。
摩醯眼:佛教中用来形容佛的眼睛,此处借指弥勒失去的视力。
肘后风雷:比喻弥勒的手肘处蕴含强大的力量。
轰霹雳:形容力量巨大,像打雷一样震撼。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杭州天台山南边的观音寺中的一尊弥勒佛像。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来刻画佛像的特点。"顶门瞎却摩醯眼"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容弥勒佛的眼睛虽然被描述为瞎了("顶门瞎"),但可能象征着佛的洞察力超越世俗的视觉,达到了内在的智慧。"肘后风雷轰霹雳"则暗示弥勒佛的力量和威严,即使在静寂的寺庙中,也能带来如同雷霆般的震撼,象征佛法无边。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以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释昙华对观音寺内弥勒佛的敬仰与赞叹,同时也传递出佛法的神秘与力量。这种风格体现了宋代禅宗诗歌的特点,注重意境和象征,而非细致的描绘。

收录诗词(132)

释昙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莞山净明庵小参示众

三十三州七十僧,驴腮马颔得人憎。

诸方若具罗笼手,今日无因到净明。

形式: 七言绝句

莲道人自写像求赞

凌行婆,莲道者。一个患聋,一个患哑。

聋者善听,哑者能话。堪笑堪悲,可知礼也。

形式:

颂古十首(其十)

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两般滋味恶,中后入黄泉。

形式: 偈颂

颂古十首(其五)

急水滩头下钓时,锦鳞红尾尚迟疑。

蓦然跳出洪波里,攫雾拿云宇宙低。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