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后久雨

自入梅天气力微,不堪暑湿互蒸炊。

鬓边衰白三千丈,雨后昏黄十二时。

积润图书供火焙,新裁罗褐覆香匜。

小占定有朝晴喜,忽听黄莺语柳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末元初时期,梅雨季节过后长时间的阴雨给人们带来的不适与困扰。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首联“自入梅天气力微,不堪暑湿互蒸炊”,开篇即点明了梅雨季节的特点——湿度大、气温高,这种天气条件使得食物难以保存,炊事变得困难。诗人通过“不堪”二字,表达了对这种天气状况的无奈和不满。

颔联“鬓边衰白三千丈,雨后昏黄十二时”,进一步描绘了长时间阴雨对人的影响。鬓发因长期潮湿而显得更加苍白,仿佛三千丈的白发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雨后的黄昏时刻,光线昏黄,时间似乎也变得漫长而沉重。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长时间阴雨的深切感受。

颈联“积润图书供火焙,新裁罗褐覆香匜”,转而描述了人们为了应对潮湿环境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书籍因潮湿而需要烘干,衣物则被裁剪成新的罗褐(一种质地较厚的布料)来抵御湿气,香匜(盛放香料的器具)也被用来增加室内香气,以期改善居住环境。这一联体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环境挑战时的智慧与适应能力。

尾联“小占定有朝晴喜,忽听黄莺语柳枝”,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期待。虽然当前仍处于阴雨之中,但诗人相信不久之后就会迎来晴朗的天气,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听到黄莺在柳枝间欢快地鸣叫,更增添了几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雨季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智慧与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田家杂兴三首(其三)

不嫌饭豆与蒸藜,饱脱衣衫挂竹篱。

问酒亭前旗影市,系船屋角藕花陂。

踏车挂壁閒龙骨,生药当庭蔓兔丝。

我自耦耕非避世,姓名休使外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避暑夜坐(其一)

一跌风波困败鳞,年来是事不如人。

醉吹羌管惊栖鸟,閒倚胡床阁病身。

安得旃檀除热恼,自将纨扇障风尘。

新凉渐近渺云水,分席鸥群占白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避暑夜坐(其二)

北窗幽绝梦初圆,一叶秋声醒客眠。

雌霓半空收暮雨,杜鹃六月熟高田。

稻陂别注鱼池水,石洞分承茗鼎泉。

聊借旧书栖旧隐,夜凉新入短檠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南山天宁寺

客里尘騑未着鞭,短篷送我访幽禅。

横空云冒临江寺,夹岸山随下濑船。

谩借一觞追胜概,暂分半日洗尘缘。

城头梅角声孤起,掉首空归又晚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