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山天宁寺

客里尘騑未着鞭,短篷送我访幽禅。

横空云冒临江寺,夹岸山随下濑船。

谩借一觞追胜概,暂分半日洗尘缘。

城头梅角声孤起,掉首空归又晚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南山天宁寺的所见所感。首联“客里尘騑未着鞭,短篷送我访幽禅”中,“客里”点明诗人是远行之人,“尘騑”比喻旅途劳顿,“短篷”则暗示了乘坐的小舟,整句表达了诗人虽在旅途中,却心向宁静与禅意。“访幽禅”则直接点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天宁寺,以及他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颔联“横空云冒临江寺,夹岸山随下濑船”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前一句“横空云冒”描绘了云雾缭绕、仿佛要与天空相接的景象,后一句“夹岸山随下濑船”则展现了两岸青山随着小船缓缓前行的动态美,两相对照,既展现了山水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颈联“谩借一觞追胜概,暂分半日洗尘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一觞”(一杯酒)这一细节,诗人表达了在美景中寻求片刻欢愉和心灵净化的愿望。“追胜概”意味着追求美好的景致或体验,“洗尘缘”则是指洗涤心灵的尘埃,去除世俗的烦恼。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表达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尾联“城头梅角声孤起,掉首空归又晚天”以城头的梅花角声作为收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梅花角声的“孤起”,不仅呼应了前文的“幽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最后的“空归”二字,既是对旅程结束的描述,也是对心灵之旅的总结,表明了诗人虽然身体回到了城市,但心灵却可能仍在追寻的路上,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与探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览南山天宁寺时的所见所感,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宁静、超脱和精神净化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客出城

逐逐区中未了缘,此生飘泊是年年。

片时枕上思归梦,万里江头送别船。

寒角吹残低戍火,暮鸦冲断远村烟。

我行在处成诗话,点化尘凡即是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过耜岩先师墓

取数多时物所嫌,有才无命恨难全。

纵横虽扫三千字,富贵才终五十年。

幸有菟裘栖旧隐,愧无鸡絮酹新阡。

茫茫大块谁能料,狐老成精鼠化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即事

纷纷宠辱几时休,朝上青云暮作囚。

能可将军宿亭下,不堪廷尉望山头。

浮云过眼难抟控,世事冥心任去留。

涅亦不缁磨不磷,至今遗教首轲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人赴学官二首(其一)

生平讲贯为知几,世好从渠与我违。

天下无如书益智,人生惟有仕当归。

青灯夜雨虫鱼注,碧水西风鲈鲙肥。

莫道尺前难寸退,古来富贵触危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