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卿寓登多景楼口占立成

世称斯楼天下奇,雨馀振履此游适。

埋头旅舍气弗苏,一见端能洗湮郁。

连冈三面作襟袖,洪流千里在履舄。

俯窥万井若棋布,前阅千帆似梭掷。

银涛涌出丹碧居,金焦两山相对立。

群阴解駮宿霭收,放出脩眉数峰碧。

景名多景名不虚,似此江山何处觅。

凭栏一笑问波神,欲举归帆在何日。

形式: 古风

翻译

世人称这座楼是天下奇观,雨后漫步此地真是适宜。
旅舍中埋头苦闷难以舒缓,一见此景就能洗去心中抑郁。
楼前的山峦如衣襟袖口环抱,千里江流就在脚下流淌。
俯瞰万家井然有序如棋盘,眼前过往船只如梭穿梭。
银色浪花涌动在红绿相间的屋舍间,金焦两山对立显威严。
乌云散去,阳光照耀,几座青翠山峰如修眉独立。
美景之名实至名归,如此江山何处再寻觅。
倚栏而笑,向波神发问,何时能扬帆归去?

注释

斯楼:这座楼。
游适:游览舒适。
旅舍:旅店。
湮郁:压抑、郁闷的心情。
襟袖:衣襟和衣袖。
履舄:鞋子。
万井:形容人口众多的城镇。
梭掷:像梭子一样快速移动。
丹碧居:色彩鲜艳的房屋。
金焦:可能是地名,指两座山。
景名:景色的名字。
归帆:回家的船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斯楼”的宏伟建筑和它所在的壮丽山水景色。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先强调斯楼在世人心中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奇迹,然后用“雨馀振履”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到达这里时的情景和心情。

接着,“埋头旅舍气弗苏,一见端能洗湮郁”两句,诗人通过自嘲的语调,描写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劳顿与疲惫,以及看到斯楼后内心的豁然开朗。这里的“端”字指的是斯楼的壮丽景象,而“洗湮郁”则表达了心灵得到净化和解脱。

“连冈三面作襟袖,洪流千里在履舄”两句,通过“襟袖”比喻斯楼周围山峦的雄伟,以及“履舄”形容长河流水的壮阔,诗人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斯楼所处的地理环境。

“俯窥万井若棋布,前阅千帆似梭掷”两句,则是从高处眺望,看到下方众多的小村落如同棋盘上的棋子排列,而远处则有无数的船帆在水面上快速移动,如织布机上的梭子。

“银涛涌出丹碧居,金焦两山相对立”描绘了斯楼内外的壮丽景色,其中“银涛”指的是奔腾的水流,“丹碧居”形容建筑物的美丽,而“金焦两山”则是对周围山峦颜色的生动描述。

“群阴解駮宿霭收,放出脩眉数峰碧”两句,则是描写了周遭云雾散去,山峰显现,诗人放眼远望,一副悠然自得的状态。

最后,“景名多景名不虚,似此江山何处觅。凭栏一笑问波神,欲举归帆在何日”两句,诗人感叹斯楼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它所处的江山景色确实非凡,然后自问何时能够再次回来,并对着水面轻声询问波神,什么时候才能起航归去。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观赏斯楼的经历转化为一幕幕壮丽如画的景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久晴喜雨诗

日夕庚暑袢,无以袪热恼。

甘霔从何来,雷轰电光绕。

势如天潢翻,滂流浃清晓。

六合开新宇,一气苏群槁。

凉飔散窗户,炎熇泯如扫。

从此协雨旸,免使虞旱涝。

庶几膴膴原,俱敛穰穰宝。

大东与小东,民力差已耗。

天公匪愦愦,善应固有道。

未忧供百需,且欲资一饱。

维鱼行协占,焚尪颂有昊。

形式: 古风

小园避暑

六月畏酷热,簟枕依林塘。

古木同臭味,幽鸟含宫商。

天孙云锦机,丹碧交荐香。

晴澜泛清薰,襟袂生微凉。

巉巉万石间,修筠间新篁。

羽葆列千挺,滟滟浮绿光。

林飙一戛击,环佩声铿锵。

披衣独危坐,意气超羲黄。

岂惟热恼除,冰雪置我肠。

却愁林外人,久苦炎威张。

天瓢忽倾倒,旱魃宜消亡。

是月已火流,不日占金穰。

时虽厌兵革,人或饱稻粱。

此园仅如握,无径不就荒。

犹喜卉木存,弗为斤斧戕。

扬扬桂吐芬,粲粲菊有芳。

清赏备四时,花辰复青阳。

太平本无象,嗣岁或小康。

于焉盍朋簪,一笑传清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山中新霁

一雨喜还晴,晓山青复青。

乔松清老眼,啼鸟悦幽情。

与客评诗卷,看僧诵佛经。

更怜清绝处,泉泻佩琚声。

形式: 五言律诗

山行

携友行莫春,山南复山北。

一川去萦纡,层林互倚伏。

舍舟上孱颜,万象咸在目。

野花衒残红,柔条曳新绿。

春峦润如酥,春水流如玉。

芳草浩无涯,好鸟鸣相续。

老阅几岁华,看山看不足。

凡物各有时,时去时必复。

顾我岂物如,此生何能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