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题美人画扇

点点凌波,些些眉妩。玉莲花下私行去。

花光脸色不分明,红酥欲凝娇无语。

醉玉如烟,汗妆如雨。风流体态还如许。

罗衣恰好半身长,依稀已到销魂处。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题美人画扇》由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美人画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风情。

首句“点点凌波,些些眉妩”,以“点点”形容女子轻盈的步伐,仿佛在水面上行走,又以“些些眉妩”描绘女子的眉眼,透露出几分娇羞与妩媚。接下来“玉莲花下私行去”,将女子置于玉莲花的背景下,暗示了她行动的私密与神秘,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雅致与清新。

“花光脸色不分明,红酥欲凝娇无语”,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面容,花光映照下,她的脸色若隐若现,红润如凝脂的肌肤似乎在诉说着无声的情话。此处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

“醉玉如烟,汗妆如雨”,通过“醉玉”和“汗妆”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体态与妆容,既表现了她的慵懒与迷离,也暗示了她经过一番精心打扮后的美丽。同时,“风流体态还如许”一句,直接赞美了女子的风姿绰约,如同流动的烟雾一般迷人。

最后,“罗衣恰好半身长,依稀已到销魂处”,以“罗衣”形容女子的衣物,强调其轻薄与贴身,而“恰好半身长”则暗示了女子的身姿曼妙。整个句子营造了一种欲言又止、含蓄而深情的氛围,仿佛女子的美已经达到了令人销魂的地步。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外在之美,更传达了她内在的情感与气质,是一幅充满诗意与情感的画面。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将游岭南却寄

荔子香寒,珠官色冷,绿溪雨暗桄榔影。

枉将泪眼望南云,梦魂不渡梅花岭。

翠羽双飞,素馨千顷。此方仍是繁华境。

仙梅开日是来时,一枝归把相思赠。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虞美人.锡山舟中独酌

玉卮如雪溶溶白。卮酒还同色。水云影里叩船舷。

无情月也解相怜。为人圆。垆头肯典鹴裘否。

归取文君酒。碧桃花下醉摩娑。秦筝赵瑟倚声歌。

乐谁多。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小重山.扶病

迟日园亭禊事收。那时扶病送、上兰舟。

千丝万绪在心头。方寸地,著得许多愁。

风雨几曾休。怪来人意冷、似新秋。

晚天莫倚最高楼。楼下水,一曲断肠流。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临江仙.遣信

青琐馀烟犹在握,几年香冷巾㡚。

此生为客几时休。殷勤江上鲤,清泪湿书邮。

欲向镜中扶柳鬓,鬓丝知为谁秋。

春阴漠漠锁层楼。斜阳如弱水,只管向西流。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