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叹惜高生老,新诗日又多。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
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题目为《寄高三十五书记》。诗中表达了对朋友高三十五年华即逝、才华不再的感慨,以及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困惑。
"叹惜高生老,新诗日又多。"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伤,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不断有新的诗作问世,这种创作热情和对文学的执着是杜甫一贯的风格。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在追求文学名声上的矛盾与自我质疑之情。他感到自己虽有才华,但难以达到古代圣贤那样被后世传颂的境界,且对如何写出能够流传千古的佳句感到困惑。
"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 这两句中“主”指的是高三十五,“才子”则是杜甫自称,表明他希望得到朋友高三十五的赏识和提拔。同时,他也在期待着能有所成就,以至于能够像古人那样凯旋而归,留下传唱的诗篇。
"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 最后两句则是对高三十五的关心与祝福。杜甫听说朋友已经有了成就,便感到一丝慰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然碌碌无为,但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继续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文采,更透露出他对人生、友情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感悟。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安稳高詹事,兵戈久索居。
时来如宦达,岁晚莫情疏。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
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楚隔乾坤远,难招病客魂。
诗名惟我共,世事与谁论。
北阙更新主,南星落故园。
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尊。
白水青山空复春,徵君晚节傍风尘。
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
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
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
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
缠结青骢马,出入锦城中。
时危未授钺,势屈难为功。
宾客满堂上,何人高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