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一)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符老风情奈老何,朱颜减尽鬓丝多。

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半醉半醒间去访问黎姓友人,归去时误入竹刺藤梢迷失了方向。
只好沿着有牛粪的路行走,因为我的家就在牛栏之西。
三四个扎着小辫儿的黎族儿童,口中吹着葱叶迎送着我这个略带醉意的老翁。
不必对万里流放生涯过于在意,溪边自有祈雨舞蹈的土著民风。

注释

被酒:带醉,刚喝过酒。
四黎:子云、威、徽、先觉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
问:访问。
牛矢:牛粪。
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
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翁:苏轼自称。
口吹葱叶:吹葱是一种儿童游戏。
投梭:织布。
春梦婆:比喻人事繁华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醉酒独行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醉酒状态下的迷离与自在。"半醒半醉问诸黎"表明诗人在微醺中询问过往的朋友,而"竹刺藤梢步步迷"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醉酒中的迷茫感受,仿佛每一步都被周围的竹林和藤蔓所束缚。

至于"但寻牛矢觅归路"一句,则是诗人在醉意中借助寻找牛迹来辨别回家的道路,这里既表现了诗人的机智,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依赖与融合。最后的"家在牛栏西复西",则是在模糊中寻得归宿之所,给人以一种温馨和安稳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醉酒状态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同时也反映出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受。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三)

符老风情奈老何,朱颜灭尽鬓丝多。

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倦夜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

小酒生黎法,乾糟瓦盎中。

芳辛知有毒,滴沥取无穷。

冻醴寒初泫,春醅暖更饛。

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欢同。

里闬峨山北,田园震泽东。

归期那敢说,安讯不曾通。

鹤鬓惊全白,犀围尚半红。

愁颜解符老,寿耳斗吴翁。

得谷鹅初饱,亡猫鼠益丰。

黄姜收土芋,苍耳斫霜丛。

儿瘦缘储药,奴肥为种菘。

频频非窃食,数数尚乘风。

河伯方夸若,灵娲自舞冯。

归途陷泥淖,炬火燎茅蓬。

膝上王文度,家传张长公。

和诗仍醉墨,戏海乱群鸿。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