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蒙绝句.莫我知也夫三首(其二)

天怨人尤两不形,欿然下学是功程。

了无可使人知处,尽是相酬理与心。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朱熹的《训蒙绝句》系列,名为“莫我知也夫三首(其二)”。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其诗作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教育意义。

“天怨人尤两不形”,开篇即以“天怨”与“人尤”相对比,表达出对世间是非曲直的深刻洞察。这里的“怨”与“尤”分别指向天道的不公与人的过错,但诗人却说两者“两不形”,意在强调世间之事并非完全由外在力量或个人行为决定,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因果关系与内在逻辑。

“欿然下学是功程”,紧承上句,指出真正的智慧与道德修养并非来自外界的指责或天命的安排,而是在于个人的谦逊学习与内省。这里的“欿然”形容的是内心的空虚与谦卑,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自我反省,才能达到道德与知识的提升。

“了无可使人知处,尽是相酬理与心”,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与品德是无法被他人轻易察觉的,因为它们源自于个人内心深处的理性思考与情感共鸣。这里的“相酬”既指相互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也暗含着个人内心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互动与回应。通过这样的互动,个体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个人内在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在复杂社会中保持自我认知与道德坚守的必要性。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训蒙绝句.莫我知也夫三首(其三)

圣心端似涉修蹊,俛首无言但疾驰。

学者须常存此意,自能遏绝为人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训蒙绝句.予欲无言

妙道皆形日用间,即斯可见不须言。

试将天象明人事,希圣功夫万古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训蒙绝句.吾无隐乎尔

圣道虽云妙莫窥,初非恍惚与希夷。

分明说在吾行处,后学无于行外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训蒙绝句.化二首(其一)

春冰融尽绝澌微,彻底冰壶烛万几。

静对春风感形化,圣心体段盖如斯。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