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柳璟冯陶二校书

霄汉两飞鸣,喧喧动禁城。

桂堂同日盛,芸阁间年荣。

香掩蕙兰气,韵高鸾鹤声。

应怜茂陵客,未有子虚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两只鸟儿在天空中鸣叫,响声震动了皇城。
桂花厅同一天盛开繁华,藏书楼间岁月共享荣耀。
香气掩盖了蕙草兰花的气息,风度比鸾鹤的鸣声更加高雅。
应当怜悯那茂陵中的客人,还没有留下像《子虚赋》那样的名声。

注释

霄汉:高空,这里指天空。
两飞鸣:两只鸟儿飞翔并鸣叫。
喧喧:形容声音大。
禁城:皇宫,因禁止随意进出而得名。
桂堂:桂花盛开的厅堂,比喻富贵人家或文人雅集的地方。
同日盛:同一天极其繁盛。
芸阁:藏书楼,古代藏书之处常种芸香草以防虫蛀,故名。
间年荣:年间共享荣耀,意指年年都有荣耀之事。
香掩:香气覆盖过。
蕙兰:两种香草,此处比喻高洁的品德或美好的事物。
气:气息,香气。
韵高:风度、韵味超越。
应怜:应当怜悯。
茂陵客:指才子或者有才华但未被赏识的人,茂陵为汉武帝陵墓所在地,代指文士聚集或隐居之地。
子虚名:子虚,指司马相如《子虚赋》,这里借指杰出的文学作品或名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翰墨界交往图景。开篇“霄汉两飞鸣,喧喧动禁城”写出了书法家在宫城内外进行书法交流时的情形,其中“霄汉”指代着高超的艺术境界,“两飞鸣”则象征着书艺的交流与讨论,“喧喧”表现了热烈的氛围,通过“动禁城”,诗人传达出书法活动在宫廷中引起的广泛关注。

接着,“桂堂同日盛,芸阁间年荣”进一步描绘了翰墨盛会的景象。“桂堂”、“芸阁”都是指代文人雅集之所,这里暗示着文学艺术的繁荣与交流。诗中通过“同日盛”和“间年荣”,表达了文人们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共同创作与欣赏书法作品的美好场景。

第三句“香掩蕙兰气,韵高鸾鹤声”则是对书艺之美的直接抒发。“香掩”、“蕙兰气”形象地传达了笔墨间散发出来的清新雅致,而“韵高”、“鸾鹤声”则将书法艺术比喻为超凡脱俗的声音,既映射出诗人对书法之美的赞赏,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书法艺术追求至善至美的心境。

最后,“应怜茂陵客,未有子虚名”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还未能扬名立万的才子佳人的同情和期待。这里的“茂陵客”指的是尚未成名的文人,而“子虚名”则是希望他们能够像古代著名文人一样,留下不朽之名。

整首诗通过对翰墨盛会的描绘,以及对书法艺术美的赞叹和对后进才俊的鼓励,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交流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赠桐庐房明府先辈

帝城春榜谪灵仙,四海声华二十年。

阙下书功无后辈,卷中文字掩前贤。

官闲每喜江山静,道在宁忧雨露偏。

自笑小儒非一鹗,亦趋门屏冀相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高处士

宅前云水满,高兴一书生。

垂钓有深意,望山多远情。

夜棋留客宿,春酒劝僧倾。

未作干时计,何人问姓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梁将军

曾经黑山虏,一剑出重围。

年长穷书意,时清隐钓矶。

高斋云外住,瘦马月中归。

唯说乡心苦,春风雁北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萧兵曹先辈

广陵堤上昔离居,帆转潇湘万里馀。

楚客病时无鵩鸟,越乡归处有鲈鱼。

潮生水郭蒹葭响,雨过山城橘柚疏。

闻说携琴兼载酒,邑人争识马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