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歌为郡大父荆侯祷雨有应而作也时余方课耕于朱明洞口歌云汉者数矣一旦雨公田以及我私伊谁之赐乃鼓腹而歌甘霖以窃效大田之咏因假笔砚于冲虚观主书其左壁请俟磨崖庶观风者得详览焉

罗浮之阴丰湖滨,黄童白叟何欣欣。

举手加额且倾耳,听我老圃歌甘霖。

天启二年秋七月,满地渴鸟啼不绝。

蚤稻登场仅疗饥,晚稻栽秧才半畷。

吁嗟今民亦何辜,五月不雨六月租。

蕴隆虫虫既太甚,上原下隰皆焦枯。

月已弯弓仍两额,雷车不踏猪龙宅。

可是天公雨禁严,马鬣瓶倾无一滴。

三部督邮才且贤,狱无东海上虞冤。

土不点水阴或闭,水岂干土阳恒愆。

他岁暵荒犹自可,暵荒今岁痛杀我。

宿逋督促充军需,叠税勾呼赴官课。

一年耕鲜两年藏,三年肉补一年疮。

今秋无年便无肉,千疮百孔难禁当。

瞻邛昊天宁莫听,谁为何辜民请命。

神君慈父有荆侯,日旰辍餐宵辍枕。

辍枕深宵独揽衣,侯曰民饥由己饥。

山川群望已遍走,内庭露祷长歔欷。

灼肤烈日不可迩,自宫徂郊三十里。

却辇撤盖暴日中,面目如黧足应疻。

一步一祷汗一挥,挥汗成雨雨即随。

东隅日出正杲杲,西郊云密已垂垂。

顷刻垂云纷四布,社公社母争呵护。

盘敦不用斩苍鹅,瓮水何须浮蝎虎。

抽针擢颖遍周原,东阡南陌笑声喧。

共道十旬无破块,争惊一雨便倾盆。

不是珠,不是玉,此是膏脂千万斛。

私债完,官租足,十城枯骨皆生肉。

荆侯一德格重玄,天公降监民徼福。

此福谁能旦夕徼,上格重玄有六条。

拯溺救焚悬已解,布新除旧瑟常调。

我侯下车才半载,亲贤乐利垂千载。

受廛幸是圣人氓,永赖天公仁且爱。

君不见扶风太守喜雨亭,未闻一祷通神明。

一雨三日何足喜,神功自合归冥冥。

今秋有年实侯赐,多鱼有梦歌盈止。

奉此神功何所归,归我荆侯千万祀。

白首青山植杖翁,甘霖歌罢乐融融。

愿言百室皆盈堵,共去磨崖西百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张萱在罗浮山下的丰湖边,为当地郡守荆侯祷告降雨的情景。诗中生动展现了黄童白叟的喜悦之情,以及他们对老园丁歌声中甘霖的期待。通过描述天启二年七月干旱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百姓无辜遭受旱灾的同情。

诗中提到,由于长时间无雨,百姓生活艰难,甚至面临粮食和税收的压力。然而,在郡守荆侯的关怀下,通过虔诚的祈祷,终于迎来了甘霖。这场及时雨不仅解除了干旱,还使得土地恢复生机,农民得以继续耕作,解决了粮食问题,同时也清偿了债务,满足了官税需求。

诗中赞扬了荆侯的德政,认为他的行为体现了圣人的智慧和对民众的关爱。最后,诗人希望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户人家都能丰衣足食,并祝愿荆侯的恩泽能长久延续。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向往,以及对地方官员积极作为的肯定。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这场甘霖对于当地人民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收录诗词(1617)

张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壬申冬韩宗伯止园赏梅花夜归读苏文忠公十一月罗浮松风亭梅花诗次其韵再赋

寻芳何必罗浮村,芳林自足留芳魂。

主人爱花更爱客,折柬投辖无晨昏。

青衣不入终南径,玉骨岂贮华林园。

万紫千红已销歇,孤芳谁与相寒温。

天香国色迥独立,趋炎笑彼迎朝暾。

师雄一梦不复返,孤山处士时到门。

广平相公有佳赋,夭桃秾李噤无言。

东皇着意勿轻掷,西园日日能移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次日小园看梅花独酌再次苏韵

罗浮梅花别有村,白头村主招花魂。

幽香万斛媚幽径,皎皎不受纤尘昏。

芳名可入石湖谱,孤踪独寄于陵园。

攀枝嗅英转芳烈,迷香何必誇春温。

谁向城头叹摇落,三叠画角东方暾。

春光岂欲漏消息,不寻朱户寻柴门。

琼瑶满树入鼻观,天香沁骨谁为言。

汝花有神更有意,临风眷恋西园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小园梅落又次苏韵

归云忽失溪上村,冷月凄断梨花魂。

姑射仙人太无赖,散步冲寒烟树昏。

橐驼惊报雪满地,下帷老子来窥园。

玉鳞片片香馥馥,商气虽播难收温。

揉冰掷玉点池水,龙涎尽吐浑温暾。

芳名岂杂湘累佩,玉奴已谢东昏门。

幽期信是岁寒伴,馨香自媚谁能言。

对月巡檐万籁寂,惟我与尔同孤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鸠逐妇有感而作

万斛春光百尺楼,阴云忽布风飕飕。

芳草迷烟满林雨,凭栏笑问林中鸠。

天生尔鸠性固拙,汝夫汝妇亦奇绝。

雨即逐妇晴唤归,一逐一唤有何说。

人间夫妇岂尔禽,偕老齐眉无二心。

好合何人肯逐妇,请君常诵白头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