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戴允言赴教官之召

圣主旁求弟子师,敕书飞下浙东涯。

画船遂击龙江楫,丹桂应攀月殿枝。

三荣天人归奏对,五经阃奥入论思。

野夫不耐中年别,添得秋风满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圣明的君主广纳门徒,命令迅速下达至浙东各地。
乘坐装饰华丽的船只,他们挥动龙江的船桨,意欲攀折月宫桂枝。
才华横溢之人向天庭进献奏章,深入探讨经典的深奥之处。
平凡的我难以承受中年的离别,只觉秋风吹过,两鬓增添了许多白发。

注释

圣主:指皇帝。
旁求:广泛寻求。
弟子师:门徒和老师。
敕书:皇帝的命令文书。
浙东涯:浙江东部地区。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
龙江楫:龙江上的船桨,象征尊贵。
丹桂:月宫中的桂花,象征高洁。
月殿枝:月宫的树枝。
三荣:三种荣耀,可能指才子的荣誉。
天人:有才华的人。
奏对:向朝廷上奏。
论思:深入思考和讨论。
野夫:自谦之词,指自己。
中年别:中年离别。
秋风:象征岁月流逝。
鬓丝:鬓边的白发。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送戴允言赴教官之召》描绘了皇帝广纳贤才的情景。首联“圣主旁求弟子师,敕书飞下浙东涯”写出了皇帝对教育的重视,皇命急切地传达到浙东地区,寻找优秀的教育人才。颔联“画船遂击龙江楫,丹桂应攀月殿枝”运用象征手法,将戴允言比作乘画船扬帆的学子,意指他将如龙江上的舟子般奋发进取,有望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攀上高位。颈联“三荣天人归奏对,五经阃奥入论思”进一步赞美戴允言的学识和才华,期待他在朝廷中发挥出卓越的智慧,参与国家大政的讨论。

尾联“野夫不耐中年别,添得秋风满鬓丝”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感叹岁月匆匆,中年离别更显伤感,连秋风都似乎为这离别增添了愁绪,飘落在诗人的两鬓白发上。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戴允言的祝福,也寓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壬辰端阳后一日会潜斋以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分韵得净字

日透朱樱明,雨拭白莲净。

布席开清樽,授简递新咏。

谋乐须及时,养拙聊适性。

传闻度辽师,铠甲冒暑盛。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青天一片玉,上有众星列。

夜中光渐小,让此玻璃月。

白兔卯时生,桂子秋后结。

天上有山河,两界隔吴越。

何当御嫦娥,万里驾飞辙。

太白为前驱,綵鸾相继发。

形式: 古风

王隐斋墨梅

曾看月下挂疏影,更怜雪后折横枝。

逋仙此诗真是画,王生非画却成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舟止奔牛堰,始识丹阳车。

规制殊草草,力不任驰驱。

淮安距宿迁,代之牛与驴。

轩盖乃差大,双轮夹一舆。

軝衡輗軏轸,名物与古殊。

梓人不知经,多以方言拘。

输载亦稍丰,日行百里馀。

御者非王良,隉杌不安车。

蒲轮召申公,养老宜徐徐。

干禄以为荣,愧我非纯儒。

小儿问金根,其制复焉如。

舆服汉最详,具载班范书。

慎勿似韩昶,问学当勤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