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三首(其一)

越人挟燕石,买之曰千金。

和氏抱荆玉,至死悲不任。

燕石媚光彩,举世倾所钦。

彼璞一粗砺,在中诚难谌。

不惜大宝湮,伤哉和氏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燕石与荆玉,探讨了价值与内在品质的关系。诗人以“越人挟燕石,买之曰千金”开篇,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世人对表面光华之物的盲目追求,将燕石比喻为那些看似珍贵却无实际价值的事物。接着,“和氏抱荆玉,至死悲不任”则借和氏抱玉的故事,表达了对真正有价值但未被发现或重视的珍宝的惋惜之情。和氏玉象征着内在价值与外在形式的冲突,以及对内在价值的忽视。

“燕石媚光彩,举世倾所钦”描绘了燕石因外表光彩而受到普遍追捧的情景,暗喻了社会上对表面现象的盲目崇拜。然而,“彼璞一粗砺,在中诚难谌”揭示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即使外表粗糙,内在的价值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最后,“不惜大宝湮,伤哉和氏心”表达了对和氏未能得到其玉应有的尊重与价值的深深遗憾,同时也对那些因未能认识到事物内在价值而错失良机的人表示同情。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深刻地探讨了价值判断的标准与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三首(其二)

鸿鹄非雠人,挽弓欲射之。

蜻蛉亦何意,儿童解黏丝。

人生寄一世,毁誉安所期。

高树多天风,高台多赫曦。

贞白苟不亏,岂能随崇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怀三首(其三)

试歌清庙篇,馀音遏流云。

千人掩耳过,万人不为闻。

转歌后庭曲,和者日纷纭。

已矣何足论,吞声泪沄沄。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赠别徐昌国二首(其一)

北风起天末,送子城东闉。

愿言迟数里,款款得具陈。

我有一端绮,持以赠夫君。

不愿为黼黻,不愿为裤裈。

愿为平居服,昏旦常相亲。

垢敝忍弃捐,爱惜情如新。

形式: 古风

赠别徐昌国二首(其二)

北风吹我襟,望子不得见。

跂立恨足短,泪落迸如霰。

草树摇寒凉,二曜急流电。

游子在路岐,襦薄马悲颤。

未明戒先驱,薄暮苦后殿。

空谷多松柏,念此步不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