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投圆通寺宿

野色苍苍远寺微,因闻钟梵起归依。

僧閒正伴溪云返,客倦偏逢夕鸟飞。

一院燃灯通暗路,满空香雨沐尘衣。

斋心愿学无生理,汉绶婴身叹迹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投宿于圆通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联“野色苍苍远寺微,因闻钟梵起归依”,开篇即以苍茫的野外景色和远处隐约可见的寺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诗人听到寺庙传来的钟声和梵音,内心受到触动,产生了归依之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僧閒正伴溪云返,客倦偏逢夕鸟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僧侣一同返回寺院的情景。在悠闲的僧侣陪伴下,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返程的宁静。然而,夕阳西下,归巢的鸟儿纷飞,这一景象却让诗人感到一丝疲惫,增添了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颈联“一院燃灯通暗路,满空香雨沐尘衣”,描述了夜晚寺院内的景象。一盏盏灯火照亮了黑暗的道路,不仅为旅人指引方向,也温暖了诗人的心。空气中弥漫着香烟与雨水交织的香气,仿佛是大自然与宗教信仰的融合,洗净了诗人的尘世烦恼。

尾联“斋心愿学无生理,汉绶婴身叹迹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反思。他渴望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追求超越物质世界的真理。然而,身为朝廷官员(“汉绶”象征官职),他感叹自己身陷世俗,无法完全实现内心的愿望,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舍弟道原书欲来豫章久而未至

报书省我喜终朝,日日相望正寂寥。

尺素翻疑鱼腹幻,寸心真惜雁行遥。

夜长绛蜡花空艳,秋色芳池草已凋。

愁极欲将荆树植,连枝照室免萧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除夕示原弟卧病

深夜残炉火剩红,如灰一念懒书空。

欲归旧里时难决,未遂初心岁又穷。

寒色暗消灯㷔里,春光细入漏声中。

客居寂寞真怜汝,骨肉情亲病亦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元日于藩省祝贺述怀东徐少湖太史

苍苍寒色满严城,霜露楼中刻漏清。

烟杂燎光看晓浅,风摇烛影觉春生。

壮心已谢鹓鸿侣,病齿空馀狗马情。

才薄本宜长远斥,问君何事厌承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袁生应枢携室入京觐省严介溪宗伯袁生宗伯之婿

青青春色起平芜,客路㩦家正可娱。

雪映船窗开卷用,风吹江水挂帆须。

丈人已立中朝岳,爱子真还合浦珠。

借问南宫趋侍处,何如片玉在冰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