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

我观昆虫辈,汝形亦甚微。

吐丝织为网,元自有真知。

团团肖车轮,巧妙出天机。

事成坐其中,功力不浪施。

羽飞才一触,罥挂定无遗。

正缘有此生,谋食以疗饥。

古先大智人,创作万世规。

为民设佃渔,结绳乃效之。

仲尼善词说,姑言取诸离。

制器尚象耳,一一非妄为。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看昆虫们,你们身形也极小。
吐出丝线织成网,其实蕴含真智慧。
圆形如车轮般,巧妙展现大自然的奥秘。
事情完成,就坐在网中央,力量不会白费。
一旦飞翔碰触,必定被网缠绕,无一遗漏。
正是因为这种生活,我们设法觅食以充饥。
古代的智者,制定了万世遵循的规则。
他们为民众设立农耕和捕鱼,结绳记事便是效仿。
孔子擅长言辞,暂且引用《离骚》中的道理。
制造器具要取法自然,每一样都不是随意为之。

注释

昆虫辈:各种昆虫。
甚微:非常微小。
吐丝:吐出丝线。
真知:真正的智慧。
团团:圆形。
肖:像。
天机:大自然的奥秘。
功力:力量。
浪施:白白浪费。
羽飞:飞翔。
罥挂:被网缠绕。
谋食:寻找食物。
疗饥:填饱肚子。
古先:古代先贤。
大智人:智者。
佃渔:农耕和捕鱼。
结绳:结绳记事。
仲尼:孔子。
取诸离:引用《离骚》。
制器:制造器具。
象耳:取法自然。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郭印的《蛛网》描绘了蜘蛛的智慧与生存策略。诗人首先赞叹蜘蛛虽形体微小,却能吐丝结网,展现出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蛛网的形状被比喻为车轮,体现了其设计的巧妙和天工之巧。蜘蛛在网中等待猎物,其努力并非徒劳,一旦有飞鸟触网,便能轻易捕获,以此维生。

诗人进一步将蜘蛛的智慧与古人联系起来,提到古人的大智慧体现在创制农耕和渔猎方法上,如结绳记事,这与蜘蛛织网的原理相似。他还引用孔子的话,暗示蜘蛛的行为可以启发语言表达,如“取诸离”,即从蛛网的编织中汲取智慧。最后,诗人强调,无论是自然界的蜘蛛还是人类的创造,都遵循着某种规律,不是随意为之。

整首诗通过蜘蛛的形象,寓言般地阐述了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相通之处,以及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曾帅养生诀

人生不盈仞,中有天地机。

哀哉蠢蠢群,沉湎无所知。

六根乱尘境,一念落邪思。

遂令至真宅,栋宇日颓隳。

先生早悟此,寂照通幽微。

真火下腾焰,灵泉上生肥。

巧妙神明出,功深造化驰。

每怜好道人,罗缕为指迷。

鄙夫寻访久,肤浅得其皮。

向来发关键,一扫杂学卑。

五行识颠倒,八卦知推移。

兔从月窟隐,鱼向天池飞。

跃跃心自喜,扶老得吾师。

何以报恩德,昼夜勤行之。

形式: 古风

感怀

冬仲阴气骄,微阳尚潜伏。

草木惨无容,霜威日夜酷。

君子览时运,悠然守幽独。

吹律者何人,微暖还燕谷。

玉衡无淹次,天道旋反复。

低回伫春风,求友升乔木。

形式: 古风

感时一首再用前韵呈元诏久善文彧

我伤天缺无人补,四海婴儿失其母。

北人跃马渡黄河,请和使者空旁午。

二君北去宗族从,国祚千钧垂一缕。

天心保赵有真孤,重云翳日今复吐。

万姓讴歌子启贤,沈痛脱然离肺腑。

闻招贤士筑层台,更纳直言悬谏鼓。

弥缝辅赞要真儒,相国岂无房与杜。

中兴之主信非常,睿武英明如太祖。

巍巍虞舜有重瞳,穆穆文王生四乳。

銮舆若返天下安,未说登三并咸五。

咄嗟庙堂不须忧,行看两陛舞干羽。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感春

百花感阳和,次第变枯槁。

寒梅秀腊前,红叶媚春杪。

无端造化儿,戏剧何小小。

迎春复送春,堪笑枝间鸟。

我以虚静观,一室乾坤悄。

平生诵圣言,闻道亦颇早。

了兹色相空,宁复问先后。

冥心大化俱,左肘从生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