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河间尚征伐,汝骨在空城。
从弟人皆有,终身恨不平。
数金怜俊迈,总角爱聪明。
而上三年土,春风草又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不归》。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河间尚征伐,汝骨在空城。" 这两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景象,河间地区仍然在进行征战,死者遗骸散落于荒废的城市之中。这不仅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毁灭,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尊严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从弟人皆有,终身恨不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亲人、朋友甚至是所有人的关怀之情,他们都渴望安稳与平等,但终其一生都无法得到满足,这种无力感和不公感深植于诗人的心中。
"数金怜俊迈,总角爱聪明。"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人才的珍惜和对智慧的赞美。诗人认为应当珍视那些才华横溢、聪明过人的人物,这些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最后一句 "而上三年土,春风草又生" 则透露出一种自然界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哲理。即使经过战争和破坏,时间流逝后,大地仍旧会在春风中新绿再生。这既是对生命力强大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和情感,展现了杜甫深邃的思想和他那颇具哲理的历史观。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江柳非时发,江花冷色频。
地偏应有瘴,腊近已含春。
失学从愚子,无家住老身。
不知西阁意,肯别定留人。
西阁从人别,人今亦故亭。
江云飘素练,石壁断空青。
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
平生耽胜事,吁骇始初经。
瞿塘夜水黑,城内改更筹。
翳翳月沈雾,辉辉星近楼。
气衰甘少寐,心弱恨和愁。
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
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
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故国风云气,高堂战伐尘。
胡雏负恩泽,嗟尔太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