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冯校书挽诗》由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通过对逝者冯校书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志向与卓越的才华。
首联“高志峥嵘局九州,直从人表着先筹”,开篇即以“高志”点明冯校书的远大抱负与不凡气度,将其置于广阔的九州大地之上,凸显其视野之广和理想之高。同时,“直从人表着先筹”则赞扬他能洞察先机,超前思考,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预见性。
颔联“青囊书在鬼神泣,黄绢辞高冰雪羞”,进一步描绘冯校书学问深厚、文采斐然的形象。青囊书典指道家秘籍,此处暗喻冯校书学识渊博,连鬼神也为之动容;黄绢辞则指其文辞优美,如冰雪般纯洁高雅,令人叹为观止。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极尽赞美之能事,凸显冯校书在学术与文学上的卓越成就。
颈联“槐里但知矜折角,兰台无复问长头”,通过对比手法,将冯校书与世俗之人进行区分。槐里、兰台分别代表官场与文坛,这里暗示冯校书虽身处官场与文坛,却并不为名利所累,而是坚守本心,追求精神的自由与高洁。通过“矜折角”(意为追求功名)与“问长头”(可能指询问或关注官职的高低)的对比,强调了冯校书不同于常人的高远追求。
尾联“玉棺夜入青云去,山是人非白鹤愁”,以冯校书去世后的情景收束全诗。玉棺象征其遗体,青云则暗喻天堂或仙界,表达了对冯校书离世的哀悼之情。同时,通过“山是人非”与“白鹤愁”(白鹤可能象征冯校书的灵性或灵魂),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与不舍,同时也寄托了对冯校书高尚人格与精神追求的永恒追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冯校书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与高度评价,不仅展现了其在学术与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更突出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与精神追求,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悼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