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叹向在成都种竹满西园偶苦寒疾朅来金陵复种绕池未几以眩卧閤家人子遂谓不当种竹其说甚可怪叹口占此诗

宣华种万竿,寒疾适相值。

玉麟种千竿,偶复须药饵。

僮奴狃今昨,竞道竹相祟。

如将圣作狂,似以儒为戏。

此君来声冤,林神亦短气。

我梦不平鸣,霍然推枕起。

明当还石湖,剩种千亩地。

未论比封君,且用执谗喙。

形式: 古风

翻译

繁茂的宣华竹林生长万竿,恰逢严寒侵袭。
珍贵的玉麟竹林需药物滋养,偶尔还需依赖。
仆童们习以为常,只知竹子带来困扰。
仿佛圣人发狂,又好似文人游戏。
竹神也为这不公申诉,林中气息为之凝滞。
我的梦境充满不平,猛然间掀开枕头起身。
明天我将返回石湖,预留大片土地种植。
不提封君的比较,暂且用这些竹子来反击流言蜚语。

注释

宣华:古代竹名。
寒疾:寒冷疾病。
玉麟:竹子品种名。
药饵:药物。
奴狃:习惯,习以为常。
相祟:相互困扰,迷信中的邪祟。
圣作狂:圣人般的疯狂行为。
儒为戏:儒家学者的戏谑态度。
声冤:申诉冤屈。
短气:气息短促,形容心情沉重。
霍然:突然。
石湖:地名,可能指诗人居所附近。
封君:古代封赐的贵族。
执谗喙:拿着诽谤的话,比喻反击流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为《种竹叹》。诗中描述了诗人先后在成都和金陵种植竹子的经历。起初在成都,竹子繁茂,但因气候寒冷而引发疾病,离开后在金陵又种竹环绕池塘。不久,诗人因眼疾卧床,家人认为不应再种竹,对此他感到诧异并深感不平,于是作诗表达感慨。

诗中“宣华种万竿,寒疾适相值”描绘了成都种竹的场景,紧接着“玉麟种千竿,偶复须药饵”则反映了金陵种竹的状况,以及因病不得不依赖药物。诗人对家人误解种竹的言论表示不满,认为他们将竹子视为灾祸,甚至将其与圣人之狂、儒者之戏相提并论,这让他感到委屈。

“此君来声冤,林神亦短气”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竹子以生命,表达它们似乎在为自己申诉冤屈,连林中的神灵也为之叹息。诗人内心不平,梦中发出抗议,“霍然推枕起”,决定返回石湖,大量种植竹子,以此回应那些无理的指责。

最后两句“未论比封君,且用执谗喙”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态度,他不在乎别人的流言蜚语,只管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种植竹子,坚守自己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种竹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面对误解时的坚持和不屈,体现了他的个性和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胡孙愁

倾崖当胸石齧足,失势毛氂槁幽谷。

王孙却走断不到,惟有哀猿如鬼哭。

仆夫酸嘶诉涂穷,我亦付命无何中。

悲风忽来木叶战,落日虎嘷枯竹丛。

形式: 古风

胡宗伟罢官改秩举将不及格往谒金陵丹阳诸使者遂朝行在颇有倦游之叹作诗送之

冻云埋山天冥濛,北风无情雪塞空。

道傍人稀鸟飞绝,问君东游何匆匆。

君言薄官淡无味,免俗未能聊复尔。

我评兹事一鸿毛,因行且看佳山水。

陵阳楼阁压高城,烟屏百叠双流横。

姑孰江亭更奇绝,浓黛两抹长眉青。

山形成龙复成虎,六代遗踪供吊古。

大荒莽苍江水黄,两涘风烟眇吴楚。

却浮一苇下长川,浮玉低昂波聒天。

梁溪南岸小停橹,一酌人间第二泉。

阊门峨峨过吾国,姑苏临波照金碧。

太湖三万六千顷,上有垂虹跨南极。

我家越相尚神游,试从烟浪访扁舟。

问讯白鸥相记否,谓言久客不胜愁。

软红三尺长安道,九重城阙乾坤绕。

西湖山寺浙江楼,君昔曾游今更好。

故人客馆中天开,非君谁上黄金台。

挽著天衢五云上,却望江湖如梦回。

万境何如一丘壑,几时定解冠裳缚。

幔亭山下桂丛深,清社向来都寂莫。

形式: 古风

茸山道中感怀

侍臣笔橐旧西班,大将麾幢又百蛮。

挂席南箕宿昔事,闪旗东井何时还。

日增衰病复一日,山隔旧游知几山。

倦拂盘陀苍石坐,归心聊与石俱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荆渚中流回望巫山无复一点戏成短歌

千峰万峰巴峡里,不信人间有平地。

渚宫回望水连天,却疑平地元无山。

山川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都如梦。

归程万里今三千,几梦即到石湖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