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跨马绝风烟,夜与云俱宿。
弹琴向窗间,微月挂森木。
晓行岩上路,一溪缘净绿。
路穷入其中,溪流贯山腹。
岩开类天设,石乱疑鬼伏。
水从何自来,乃尔莹心目。
岩前野僧居,种桃满空谷。
惜已过芳时,不见花芬馥。
平生青霞志,耻受红尘辱。
老我茅三间,兹山疑可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穿越山水,夜晚与云共眠的奇幻经历。他弹琴于窗边,欣赏着微月映照下的森木。清晨,他在岩石小路上漫步,伴着清澈溪流,溪水穿过山腹,景色壮丽。岩洞天然而成,奇石错落,令人心生敬畏。诗人惊叹于水的源头和其洗涤心灵的效果。岩前有位野僧居住,桃花盛开在山谷中,可惜已过了花期。诗人表达出自己一生追求清高,不愿沉沦于尘世的想法,决定在此山中隐居,茅屋三间,似乎找到了理想的归宿。整首诗意境幽深,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俗的志趣。
不详
百谷所成就,乃在摇落时。
天欲金玉汝,乃有寒与饥。
寒饥天所赐,勿遽令心悲。
草玄寂寞滨,可与古人归。
才倾一盏碧澄澄,自是山妻手法成。
不遣水多防味薄,要令曲少得香清。
凉从荷叶风边起,煖向梅花月里生。
世味总无如此味,深知此味即渊明。
瓜香浓欲烂,莲莟碧初匀。
含笑知何处,低头似愧人。
居廛终是俗,饭罢即禅房。
竹荫一庭绿,荷分两岸香。
拙鸠呼雨缓,老衲补衣忙。
不厌频来此,岩深风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