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侍郎帅江陵(其一)

王眷勤三接,儒流见一真。

维申柔且直,于尹学焉臣。

玉铉当调化,金城要得人。

行看司马相,端委静边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君王频繁接见贤良,文人士大夫中见到真诚。
申国温和又正直,尹国之人向他学习做臣民。
珍贵的玉器应当调和教化,坚固的国家需要合适的人才。
期待不久后能有司马这样的丞相,身着官服,使边境安宁无战尘。

注释

王:君王。
眷:频繁。
勤:接见。
儒流:文人士大夫。
一真:真诚。
维申:申国。
柔且直:温和且正直。
于尹:向尹国。
学焉臣:学习做臣民。
玉铉:珍贵的玉器,比喻贤者。
当调化:应当调和教化。
金城:坚固的国家。
要得人:需要合适的人才。
行看:期待不久后。
司马相:司马这样的丞相。
端委:身着官服。
静边尘:使边境安宁无战尘。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之际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品德和才能的赞赏。开篇“王眷勤三接,儒流见一真”表明作者对于杨侍郎的敬仰,以及他所看到的儒家学说的纯粹实践。这不仅是对朋友个人的肯定,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接着,“维申柔且直,于尹学焉臣”进一步强调了杨侍郎在品行上的修养和学问上的造诣。他既有君子的宽厚,又保持着正直的品性,这些都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要求,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朋友的深层理解。

“玉铉当调化,金城要得人”则是对杨侍郎即将到来的江陵任职的一种美好愿景。玉铉比喻着高雅的音乐,即使是在边远之地,也能以文化的力量影响和改变环境。而金城则象征坚固与安全,表达了对他能够守护一方平安的期待。

最后,“行看司马相,端委静边尘”中的“司马相”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名将或宰相,如司马懿、司马昭等,他们都以智谋和勇略著称。这里作者借古人之口,希望杨侍郎能够像他们一样,以其才华和智慧,为边疆的安宁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于他未来的工作场所的美好期待,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高远的寄托。沈继祖在此诗中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透露出了一种理想主义,即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收录诗词(26)

沈继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直阁刘郎中知平江府

星郎星使两俱优,三辅黄图帝选侯。

万里登瀛超弱水,一轮有月照苏州。

刀飞雪缕誇鲈鲙,云作奇峰簇虎丘。

太守能书传宝帖,洞庭应寄橘千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题新昌簿厅绿阴亭

洛下追收黄耳信,林间闻创绿阴亭。

千章古树虚帘接,四月清风羽扇停。

兄弟头颅时感叹,江湖岁月久飘零。

对床夜话知他日,幽赏如何得细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游西湖用中字韵呈直院高舍人

制兼内外文章伯,远过当年高侍中。

运笔不停池水黑,举觞未厌酒珠红。

泛舟但仰膺门峻,登岘夫何湛辈同。

傥以言诗许商赐,诗工宁复恨人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又代上张帅太尉

三杰人材有重轻,子房呼字不呼名。

天授家传此韬略,固应堂上有奇兵。

方虎成功张仲在,惟忠与孝一心纯。

英姿鹦鹉洲前见,异日麒麟閤上人。

挟纩皆由一语温,吮疽效命亦前闻。

听得武昌军士说,张家军比岳家军。

元颜辛巳寇边日,十骑能收唐邓州。

奈何养兵一百万,岁以金缯遗虏囚。

春秋尚复九世雠,和议于今六十秋。

诸将宁无持禄念,将军必不为身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