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诵山谷江湖吞天之作感次其韵

磨骨养肠胃,卖舌抚唇口。

俯仰同桔槔,机肉随薄厚。

计来真自苦,谁逼君浪走。

上床无锦褐,下腹孰羔韭。

身世一穷了,何者更掣肘。

挽畦羹淖糜,缗泽贯杨柳。

夕偃心太平,朝游大垂手。

怡声问翁媪,正色对亲友。

陶公亦后觉,持身易五斗。

安知公田秫,中有恶狮吼。

静念发深省,窗月正相守。

欲持山谷诗,归谋东坡妇。

衣食端须几,百咏当饮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郑珍所作,名为《月夜诵山谷江湖吞天之作感次其韵》。全诗以月夜为背景,诗人诵读黄庭坚(山谷)的诗作,引发感慨,次韵而作。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句“磨骨养肠胃,卖舌抚唇口”描绘了生活艰辛,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巨大努力的形象。接着“俯仰同桔槔,机肉随薄厚”进一步说明生活中的劳碌与不均,如同桔槔的上下摆动,身体的劳累与物质的贫富差异并存。

“计来真自苦,谁逼君浪走”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社会压力的反思。接下来“上床无锦褐,下腹孰羔韭”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展现了贫困的生活状态,强调了物质匮乏的痛苦。

“身世一穷了,何者更掣肘”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似乎在说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有束缚着自己的因素。随后“挽畦羹淖糜,缗泽贯杨柳”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夕偃心太平,朝游大垂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希望在夜晚能够心安理得,在清晨能够自由自在地活动。接下来“怡声问翁媪,正色对亲友”则体现了诗人对长辈和朋友的尊重与关爱。

“陶公亦后觉,持身易五斗”引用了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淡泊名利、坚守自我生活方式的认同。紧接着“安知公田秫,中有恶狮吼”则可能暗指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中,也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困扰或挑战。

“静念发深省,窗月正相守”表达了诗人通过静思获得深刻感悟,月光作为陪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指引。最后“欲持山谷诗,归谋东坡妇”表明诗人想要通过黄庭坚的诗作,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共鸣,同时可能也暗示了对苏轼妻子的敬仰。

“衣食端须几,百咏当饮酒”总结了生活的本质需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通过诗歌创作等精神活动来丰富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自由与物质困顿之间平衡的追求。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端午念阿卯

入户桃阴夕照移,久看蒲粽今娇儿。

鲁论半部应成诵,渠母前朝早任嬉。

嫩绿胡孙高蹋臂,雄黄王字大通眉。

凤仙篱侧瓜棚畔,料尔行吟新寄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读《日知录》

顾公宰相才,老得中孝名。

以言救天下,不期当时行。

大运自秦来,治具几纷更。

元元万古胸,利病如列星。

传来二百年,考资丐儒生。

或非著书意,掩卷三涕零。

形式: 古风

自沾益出宣威入东川

出衙更似居衙苦,愁事堪当异事徵。

逢树便停村便宿,与牛同寝豕同兴。

昨宵蚤会今宵蚤,前路蝇迎后路蝇。

任诩东坡渡东海,东川若到看公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经行一路,皆地广大而民稀且穷,官斯土者自中原来,对此荒荒,靡不愁郁,期满秩迁去,将终不能富庶也,慨然赋此

日南九郡弃非图,滇土何堪任旷芜。

龙亦有家思豢衔,猪皆名海占膏腴。

但看插桧俱成树,何不宜桑独少襦。

寄语邦君身已到,未应愁叹了官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